□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通讯员 郭鑫
“太给力了,刚递交人才资质没多久,就批复了500万贷款!这真的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7月29日,全省首家“人才银行”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揭牌,提前享受到“人才银行”服务的爱尔康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难掩兴奋。
据了解,“人才银行”由郑州航空港管委会联合浙商银行郑州分行共同设立。与传统信贷模式相比,它更像一位“人才伯乐”——通过深度“读懂”企业核心团队的技术背景、研发实力和市场潜力,为科技型企业“量体裁衣”定制金融方案。
例如,对于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企业,“人才银行”提供阶梯式融资支持:初创期企业最高可获1500万元信用贷款“第一桶金”;步入成长期或成熟期后,授信额度“上不封顶”。同时,“人才银行”还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求和资金用途,灵活设置最长3年的贷款期限,让科技企业在创新路上“轻装上阵”。
“这无疑为我们科技型人才企业注入了强心剂。”东微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融资时,技术成果难以估值、短期盈利不稳定等问题常常碰壁,现在我们的人才价值得到了认可,发展底气更足了!”
“人才银行”的落地,是郑州航空港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造科技金融高地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该区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为核心,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南部护航大厦“科技金融中心”与北部财富广场“金融港”双核驱动,已吸引近40家金融机构入驻,管理规模超550亿元;创新推出全省首个国有投资基金容错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全省首个科技金融实施方案,落地全国首个医械医药证书价值转化融资产品“医证贷”、全省首单科技型企业综合保险产品“科惠保”等特色产品,有效丰富了企业“金融工具箱”,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金融汇客厅”品牌,搭建起政府、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间的沟通桥梁,2025年上半年促成贷款投放近4亿元……
尤为亮眼的是,这里正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推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为医科城、人力资源产业园量身定制白名单准入机制,已完成6家企业近5000万元授信;指导组建科技资本集团拓展基金投资业务,助力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各阶段融资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要让每一份创新才华都能‘变现’。”郑州航空港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才银行”的落地,这片创新沃土正在书写“智力”变“资本”的新篇章。如今,科技企业在这里不仅能“引得进凤凰”,更能“筑得好金巢”,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轻装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