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见习记者 张颖琳 通讯员 蒋辰 范维 陈佳瑶
7月23日,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总部)及首批8家县市区赋能中心授牌,标志着岳阳市“健全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就业促进机制改革”成果落地,创业就业服务迈入“赋能升级”新阶段。
今年上半年,岳阳市从服务体系升级、帮扶政策优化等方面发力,创业就业取得阶段性成效。该市新登记经营主体3.05万个,同比增加超2000个,其中创业企业9000个,个体工商户2.1万个,返乡创业主体5926个。
打造创业就业综合服务枢纽
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总部)建在城市核心商圈的数字小龙城,设有政策集成、孵化培育、成果展卖及活动赋能四大功能区。
记者近距离体验,赋能中心提供政策、资金、项目、培训、场地、活动等“创业七找”一窗通办,以及速登记、找岗位、寻见习、学技能、考证书、申补贴等“就业七助”全流程服务。
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负责人向亚介绍,赋能中心由政府主导,引入市场化专业团队运营,已升级为全市创业就业一站式服务的“总枢纽”和“旗舰店”。线上,“岳创通”微信小程序“一键直达”;线下,提供全周期代办服务,精准赋能创业者、用人单位、求职劳动者和全市四级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人员。
岳阳9家赋能中心已授牌运营,打造创业就业综合服务枢纽,并立足区域特色错位发展。岳阳楼区构建“赋能中心+示范街区+数字平台”创业就业支持体系;华容县推行政策、人才、技术等“五项赋能”行动,依托零工市场精准匹配供需;平江县推动“归雁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今年成功引进返乡项目116个、引资378亿元,带动创业与就业。
岳阳市人社局局长黄达江介绍,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碎片化服务,整合打包成高效集成的“服务包”,创业者的需求都能在此找到解决方案。
创业贷款进入“零门槛”时代
日前,岳阳市“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在湖南理工学院举办,湖南岳阳巴陵农村商业银行与5名创业学生代表现场签约,每位创业学生代表都获得创业贷款20万元及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
“创业贷款如同‘及时雨’。”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4届毕业生肖雅芝信心满满,作为守艺雅作坊文化创意工作室创始人,她将20万元贷款用于一款校园纸雕灯的设计和制作。
诚邀大学生“背包客”,岳阳出台“八条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大平台、大舞台,综合补贴博士可达55.4万元、硕士9.3万元、本科6.6万元,对于外地籍大学生,提供2000套高品质人才公寓、人才驿站等。
为破解创业者“起步难、融资贵”等问题,岳阳人社部门围绕“扩容量、提额度、免利息、降门槛、减流程”,进一步优化创贷政策。岳阳市担保基金大幅降低创贷门槛,创业者担保贷款20万元以内免除反担保。
截至目前,该市新增创业贷款规模已超4亿元,同比增幅超70%。
精准帮扶青年群体
暑假伊始,岳阳市图书馆开始新一轮的青年就业见习岗位选拔,来自全国各地的返乡大学毕业生现场应聘。作为岳阳市首批就业见习基地,该馆打造青年“见习港湾”。
“政府—企业—青年”创业就业平台搭建起来了。未就业毕业生及失业青年可望获得最长12个月实践机会,每月综合补贴最高达1900元。
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就业,岳阳市人社局牵头建立“政校企社”联席会议机制,联动12家市直单位和4所高校及重点企业,实现专班运作和清单管理。推广“岳阳快聘”平台,密集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成意向1.7万人次。
得益政策加持赋能,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何宜轩团队“氢云致行”项目、周晓婕团队“大艾无私”项目,分别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投基金50万元、30万元。
截至目前,在岳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6月初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6.94%;留岳率增长至16.36%,较6月初实现翻番。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