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习近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齐亚琼
在寸金寸土的繁华街区,不经意间,总能看见一处闲置资产静静矗立,如同经济肌体上的“沉睡细胞”,令人惋惜。
这些曾见证城市发展故事的建筑,却因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陷入沉寂,不仅造成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巨大浪费,更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黑洞”。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关系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双重答卷。
近日,记者走访调研郑州时发现,以曾经的商业地标金博大商场为代表的一批闲置资产,通过精准施策实现“重生”。这些探路之举,为全省各地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金博大商场原址,现在部分引入比亚迪·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
行走在郑州二七商圈,曾经的“商业地标”金博大商场一度门庭冷落。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原商战”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曾创造过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的辉煌,是无数郑州人心中的消费记忆。
然而,随着商业格局变迁与经营管理不善,这座承载着城市商业荣光的建筑逐渐沉寂,闲置多年的商场不仅影响了二七商圈的整体形象,更让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陷入资源浪费的尴尬。“金博大商场因连年亏损于2020年3月闭店,闲置面积约6.6万㎡,三年闲置产生亏损约1.5亿元。”二七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在河南乃至全国,大量闲置资产如同散落各地的“发展拼图”,因缺乏有效整合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
“这些闲置资产往往涉及产权纠纷、债务关系、规划调整等多重问题,时间跨度长、利益主体多,盘活难度大。”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王新涛认为,盘活闲置资产是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践行,全国各地各类闲置资产总量不小,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应在城市更新中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让沉睡资源真正服务民生。
“绝不能让黄金地段沉睡,绝不能留下历史遗憾。”面对停滞多年、招商能力不足、对二七商圈影响较大的金博大商场,郑州市二七区委书记樊惠林坦言,区里制定“闲置资源信息一张图”数据库,分类成立专班,主要领导带队登门拜访产权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
省委咨询组调研小组在专题调研中认为,“唤醒”金博大资产的关键破局点,在于创新推出“政府背书+市场运作”的盘活模式。专门成立二七投控国有平台公司,对金博大商场进行整体租赁经营、统一管理招商,引入比亚迪·迪空间、金博大LIVE年青力中心等优质项目入驻,让这座老商业地标焕发生机。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政府层面负责搭建平台、化解矛盾、优化环境,国有平台公司专注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7月31日,二次元爱好者沈丽博走进郑州二七商圈,她惊喜地发现:一度沉寂的金博大门前人头攒动,不少身着二次元角色服饰的年轻人往来穿梭,热闹非凡。这里定期举办二次元动漫游戏展,与太康路上的新田360广场、大上海城,构成了二七商圈二次元经济“金三角”。她感慨,真好,金博大苏醒了。
金博大LIVE年青力中心的二次元爱好者
除了金博大商场,同样的创新实践已在二七区全面铺开,一批长期闲置的厂房、商场、楼宇得以“重生”。在赣江路与行云路交叉口,0143粮食储备库焕新为二七米房时尚创意街区,通过保留工业遗存、整体改造提升,重塑建筑风貌,纯白的建筑群与蓝色露台、连廊等元素构成郑州版“圣托里尼”,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就连城区“边角料”,也通过搭建临时停车场、运动游乐场所、惠民超市、生鲜配送等“微更新”,促进城区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据统计,2023年以来二七商圈已盘活闲置资产9万㎡,片区空置率由20%降至6%,入驻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4700余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实现年营业额49.5亿元。
“不仅打破了资产闲置的僵局,更激活了区域发展的信心。”郑州二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琳说。
金博大商场的“重生”,折射出闲置资产盘活带来的多重价值。无需新增土地指标即可形成有效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了“盘活一个项目、化解一批矛盾、提升一片治理”的联动效果。
郑州市二七区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破茧”路径,然而,从全省层面看,闲置资产盘活仍面临政策不统一、协调机制不健全、专业力量不足等共性问题。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将闲置资产盘活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明确盘活范围、政策支持、责任分工。
“盘活闲置资产,不仅是对存量资源的优化,更是对发展理念的革新。”省委咨询组调研小组认为,随着全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这些“唤醒”的资源闲将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支点。
有人说,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当“沉睡资产”变身“活力引擎”,有高度有温度的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
上一篇:央行重磅发布,新信号来了!
下一篇:现货白银日内跌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