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信用卡行业在经历着调整的阵痛。
2022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8.07亿张峰值后持续收缩,到2024年已经降至7.27亿张,三年减少8000万张,而仅2024年一年就减少了4000万张。与此同时,2024年逾期半年未偿信贷额增幅近30%。
但细究之下,信用卡作为衔接消费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其不可替代性从未改变。
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分期业务审批快、无抵押,在购车、家装等场景体验优于个人贷款;且依托银行信用,正规性、风控可靠性远超互联网借贷产品。
实际上,行业“遇冷”是竞争加剧下爆发式增长难续,而非走向消亡,未来发展关键还是在于挖掘新的蓝海市场。
农行信用卡的亮眼业绩即为明证,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消费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超8千亿元,增量份额在国有四大行中居首位。
这背后,其实是农行对“提振消费、惠民生”国家战略的深度践行。这家国有大行,正凭借着“大而全”的服务生态,唤醒县域活力、升级跨境体验、服务多元客群、释放政策红利,为消费市场注入金融动能。
当城市消费市场渐趋饱和,县域这片曾经被忽略的“蓝海”正释放出惊人潜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县域的居民口袋鼓了、消费观念新了,从网红连锁店落户小镇街头,到新能源汽车穿梭于乡间道路,县域消费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而是兼具烟火气与增长力的新兴赛场。
激活这片潜力市场,离不开金融工具的精准赋能。而提到县域经济,便绕不开以“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行”为定位的农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农行在县域经济的深耕早已深入人心。近一半贷款投向县域,5.5万名客户经理扎根乡间,4万多个行政村聘任“金融村主任”,构建起“毛细血管式”的服务网络。
这为信用卡下沉提供了天然优势,让其有了更多下探的机会。
在产品方面,农行信用卡针对性升级“乡村振兴卡”,并创新推出惠农分期服务,覆盖农机、农资采购等生产场景,解决了县域客户在购置生产资料时“钱不够”的问题。
在场景与基建方面,一方面推进县域收单机具改造,依托“惠农通”服务点投入智能POS机,为超260万户县域商户提供便捷收单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打造“县域生活圈”,聚焦县域网红店、本土特色品牌等新兴消费场景,以支付为载体、活动为手段,改善居民生活体验。为释放消费潜力,农行实施“百县突破”计划,推出“县域旅游节”等活动吸引城区客户。此外,在“县域农行日”(2025年7-9月每周六),持农行指定信用卡的用户,可通过云闪付、掌银支付享受全国指定商户满减优惠。
2024年,农行创新推出“农行哇宝”IP,以青绿色青蛙为形象,承载“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意境,契合农行“耕耘美丽中国 共创幸福生活”的品牌理念。通过联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结合积分商城“县域好物”专区,上线16个地方主题馆,覆盖107个特色品牌,既激活县域消费,又助力本土产品“出圈”,实现金融与县域经济的深度融合。
“一张卡包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
如今,年轻人追求联名权益,老年人需要适老化服务,企业家期待高端商务礼遇,新市民则是看重小额信贷便捷。对银行而言,客群的精细化运营如同“量体裁衣”,摸清不同人群偏好与痛点,才能让服务既“合身”又“贴心”。
农行将“分群分层”作为响应民生需求的核心策略,构建“千人千面”产品矩阵。针对高端客群推出“黑金卡”,匹配机场贵宾厅、高端医疗等权益;为农民、新市民优化“乡村振兴卡”,叠加农资分期、小额信贷等福利;关注老年人,在养老院收单合作中提供费率优惠,对适老化产品消费推出分期减免等。
精准服务的背后,是智慧运营体系的强力支撑。农行信用卡搭建起“客户分群服务、分层管户、策略驱动”三位一体的智慧管户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勾勒客户画像——对头部客户实施深度经营,当年消费额同比提升20%;对腰部客户推行总行直营管理,营销响应率达16%,响应户均消费同比激增88%。数据驱动,让服务从“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体验的优化渗透在服务全流程的每个细节里。例如,积分商城拓展出的“全积分兑换”、“积分 + 分期” 等多元场景,2025年吸引超256万人次下单,带动交易额约1500亿元;同时持续简化快捷绑卡与活动参与路径,即便是老年客户也能轻松上手;而“总行-分行-网点”三级协同的客户经理团队,推行“一平台一策略”的定制化服务,提升了从申请到用卡的全链条效率。
从高端到普惠,从青年到老年,农行的分层服务精准触达真实需求,实现商业与社会价值双赢。
当国家战略的“指挥棒”指向“扩内需、促消费”,金融机构就要接棒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银行既能引导国家补贴“活水” 入消费场景,又能通过金融工具降低消费门槛,让政策善意化作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
农行信用卡正以此为目标,构建多方共赢的普惠消费生态。
在模式创新上,农行打出“政府-协会-商户-银行”四方协作组合拳,让“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惠及百姓。总行聚焦美食、商超等高频场景,推出“天天返现” 等活动,将国家补贴、银行优惠等多方优惠拧成合力;分行因地制宜,如湖北借力绿色家电换新撬动低碳消费,河北研发平台支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2024年农行信用卡消费额超2.2万亿元,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成效。
为让优惠便捷触达消费者,农行深度融入线上生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等主流平台共建“利益共同体”,推出三方叠加优惠。消费者在京东买家电可享“国补+平台折扣+农行满减”,用抖音团购可叠加银行返现与商家优惠券。这种“1+1+1>3”的优惠力度,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划算。2025年上半年线上消费超4500亿元,正是市场对这种模式的肯定。
此外,在大宗消费领域,农行深化“线上支付+”体系,将分期服务嵌入购车、家装等场景,如买新能源车享低息分期权益,换智能家电叠加免息额度与以旧换新补贴。这种“金融服务 + 实体消费”的绑定,既响应绿色消费、智能消费号召,也让百姓升级生活时少了“钱袋子”不够的顾虑。
当国家战略的“大方向”转化为百姓看得见的“小实惠”,普惠消费生态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在全球化浪潮与“双循环”格局交织的当下,消费的边界早已突破国界。
既要让境外游客在华便捷消费,感受“引进来”的热情;也要让国内居民海外支付顺畅,享受“走出去”的便利。这考验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适配能力,而农行信用卡正架起贯通内外的“金融桥梁”。
做好“引进来”,关键在支付便利。农行信用卡从基础设施升级入手,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的农行POS机已实现外卡全覆盖,70余个入境枢纽城市的商户能流畅接收境外银行卡支付;同时优化境外客户信用卡准入标准,通过商户标识布放、收银员专项培训等举措,让海外游客在华消费少些顾虑、多些便捷,让中国市场的消费魅力更易触达。
满足“走出去”,重在精准服务。针对不同客群,农行信用卡推出精细化产品与活动矩阵。留学生卡附带学费返现,减轻海外求学压力;超然商务卡提供机酒满减,助力商务出行更经济;“乐游天下”旅游活动覆盖全球多地,境外消费可享补贴返现,搭配海外商户合作优惠,让中国游客在异国也能感受到熟悉的金融温度。
产品创新更让跨境支付兼具安全与高效。农行研发的“万事达一芯双应用”信用卡,实现境内外场景无缝切换;升级“Visa磁升芯”功能,简化操作的同时提升安全性。这些升级推动跨境支付从“能实现”向“体验佳”跨越,数据显示,2025年境外消费额达77.9亿元,同比提升23.8%,增速居同业第一。
从县域田埂到跨境枢纽,从“四方联动”的政策落地到“千人千面”的客群深耕,农行信用卡以鲜明特色在行业中勾勒出独特坐标。
作为“县域领军行”,农行将金融活水引入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让县域消费的烟火气愈发旺盛;同时打破“老农”的刻板印象,通过年轻化的品牌焕新与产品创新,成为兼具传统底蕴与青春活力的金融伙伴。如今,在信用卡业务上多项业务指标增速领跑同业,成为信用卡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你瞧,身披青绿的“哇宝”跃入支付蓝海,农行正以深耕的定力与焕新的活力,撬动中国消费的下一片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