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曾经,火腿肠作为方便面的 “黄金搭档”,在方便食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日,还是在旅途之中,火腿肠与方便面的组合,为无数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饮食解决方案。然而,如今这对曾经的 “最佳拍档” 双双陷入了销售困境,2025年第二季度,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达8.9%,在方便面销量下滑的同时,火腿肠也未能幸免,市场表现愈发低迷。
消费端:需求降温、购买欲下降
“好像很久没有买火腿肠吃了,方便面吃的就少了,火腿肠就更想不起来买了,”正在早餐摊前购买煎饼果子的张女士说,“早饭基本上都是买,也不会在家做早餐。感觉没有买火腿肠的必要。”在记者的随机走访中,与张女士看法相似的消费者不少。
在一家大型超市的肉制品区,正在挑选商品的李女士表示:“感觉家里没有火腿肠的食用场景,老人不愿吃,孩子想不起来吃,买的比较少,”李女士回忆道“上一次买好像还是一年前,出去旅游的时候买了几根放在包里,但也没吃,最后喂海鸥了。” 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张先生提到:“现在有很多更健康的零食和即食食品可以选择,火腿肠吃多了感觉对身体不太好,就很少买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和营养成分愈发关注。传统火腿肠中较高的盐分、添加剂以及部分消费者对其肉源品质的担忧,使得火腿肠在消费者心中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以健康为导向的消费趋势日益明显,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低卡路里、高膳食纤维、无添加或添加剂少的食品。
市场 端: 销量 下滑、龙头承压
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的数据显示,2023 年速食肠在方便速食类目的市场份额为 34.87%,但同比增速为-1.48%;2024 年上半年,这一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至33.51%,火腿肠市场萎缩的趋势清晰可见。
作为行业龙头的双汇发展,营收表现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其营收创下739.4亿元的峰值,此后便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9.34%;利润总额31.53亿元,同比下降14.16%。
双汇发展在财报中解释,包装肉制品、生鲜猪产品销量下降,叠加禽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共同导致业绩下滑。其中,核心产品火腿肠销量降幅显著:2023年包装肉制品销售量从2022年的156.22万吨,同比下滑3.57%至150.64万吨;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据继续缩减9.5%,仅为70.44万吨。
在济南一家社区便利店,货架上摆放着四五种品牌的火腿肠,其中两种距离保质期仅剩一个月,却仍有不少库存待售。店主杨女士无奈表示:“现在买火腿肠的人越来越少,一周也就卖三四根。以前周边有建筑工地,工人常来买方便面、火腿肠,销量很不错,现在工程结束,顾客也走了。说到底,这两样更多还是应急用的。”
经销商胡杨也透露,自2023年起,火腿肠市场颓势难掩:“就算终端促销力度拉满,消费者购买热情还是不高。我们现在都不敢大量进货,怕砸在手里,只能靠‘买一送一’‘买肠送盆’这类活动,尽量清掉积压的库存。”
新兴产品冲击 , 行业迎来变革节点
记者在超市和便利店观察到,除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火腿肠行业还面临着来自新兴产品的激烈竞争。方便粉丝、罐头、速食粥、自热食品以及预制菜等各类新产品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这些新兴产品在口味、营养、便捷性等方面各有优势,进一步挤压了火腿肠的市场空间。
例如自热火锅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盛、多样化的用餐选择,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口味和饱腹感的需求。而预制菜的兴起,则让消费者能够在家中轻松制作出美味的菜肴,相比之下,火腿肠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面对困境,部分火腿肠企业开始积极求变。通过技术改进与产品创新,企业试图贴合健康消费趋势 —— 以金锣为例,其推出的 “健食力” 系列产品,涵盖低脂香肠、减盐火腿肠、低脂鸡胸肉等,精准契合消费者对低脂、高纤维、减盐的健康需求。
曾经风靡市场的火腿肠,如今正站在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消费者需求转向、新兴产品冲击、行业竞争加剧,让它的销售之路充满挑战。未来,火腿肠行业能否凭借健康化创新突破困局,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