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元兑日元延续了强劲上涨的态势。在周三(9月3日)的亚市早盘,美元一度冲高至148.87,这也延续了周二(9月2日)盘中美元单边上涨逾1%的趋势。美元目前处于强势,而日元则持续承压,短期内美元买盘主导的格局很可能还会延续。
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日元走弱的核心因素之一。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明最近表示,加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短期内暂未做好加息准备。实际上,日本的通胀增速已经从年初的约4%下降到7月的3.1%,逐渐接近央行设定的2%政策目标。低利率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缺乏吸引力,导致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市场此前普遍预期日本会提前加息,但央行的最新表态打破了这种预期,也成为推动日元走弱、美元走强的重要原因。
美国因素也在支撑美元的上涨。劳动节假期过后,市场的波动性回升,为美元注入了上行动能。即将发布的职位空缺(JOLTS)数据和褐皮书报告,将对美元短期走势形成影响。虽然特朗普关税政策以及最高法院裁决的不确定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元形成压制,但整体来看,美国经济数据和市场风险偏好仍偏向支撑美元。
其他国际因素也影响美元兑日元走向。英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高,引发对英国经济的担忧,这间接支撑了美元的避险需求。日本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例如前首相麻生呼吁自民党尽快选出新总裁,也增加了日元下行压力。外资流入日本国债的吸引力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对日元的需求。
市场层面上,美元指数上涨0.66%,重新站上了98关口,显示美元的整体强势。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出现了美元与黄金同时上涨的罕见现象,这通常意味着投资者在追求美元收益的同时,也在寻求避险保值。对日元来说,这意味着承压的格局仍在延续,美元兑日元的上涨空间可能进一步打开。
从技术面来看,美元兑日元目前的震荡区间在148.00到149.00之间。汇率呈现“低点上移”的走势,这暗示着潜在的看涨趋势正在形成。相对强弱指标(RSI)已经上行脱离50的中性区域,MACD也在零轴之上,表明短期买盘动能增强。如果美元成功突破149.00的阻力位,看涨格局将得到确认;如果未能突破,目前的上涨仍可能属于反弹行情,投资者需留意潜在的短期回调风险。
近期美元兑日元走势受到多重因素推动:日本央行维持低利率、美国经济数据支撑美元,以及国际避险需求的提升,使得日元短期承压。技术面也显示潜在上涨趋势正在形成,若突破关键阻力位,美元兑日元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但市场波动仍在,投资者需注意数据和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短期调整。短期内,美元主导格局料将延续,而日元则仍处于弱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