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本期推出“党旗引领,扬帆启航”栏目的第六期——凤城街道:精管细护“绿意浓”,齐心绘就“生态美”,看凤城街道如何以“党建红”培育“生态绿”,推动乡村绿化长效管护落细落实。
机制破局,凝聚管护“先锋力量”
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除草行动。通讯员供图
积极落实上级“三定五必到”网格管护机制,建立起“绿化网格化+管护支部化”的进阶管养机制,在原有绿化管护网格基础上,将街道9个机关党支部、24个内街社区党支部包区包片至沙田、田龙2个社区种植量较大的点位,划分管护“责任田”,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街道各级党组织带头+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充分发动联建共建单位、苗木捐赠企业、志愿团体、热心群众等力量,每月定期到责任点位开展如除草、浇水、修剪等管护行动,确保苗木“种一棵、活一棵、美一棵”。截至目前,累计发动支部网格管护人员300余人开展除草行动10余次,为800余株树苗清理根部周边较小且分布较散的杂草,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地理条件。
利益联结,激发管护“内生动力”
明霞大道点位安装自动喷淋头。孙运冰 摄
着力破解以往“重栽轻管”的难题,选取沙田社区沙垯岭村营地点位探索推行“谁种植、谁管护、谁受益”模式,发动村集体参与规划设计、种树植绿、后期管养等环节,种植一批有经济价值的果树,果实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建立起村集体与管护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绿叶子”变“金果子”。目前,沙垯岭营地点位累计发动村民30余人,联合其他力量共同栽植黄皮树120余株,村委会主任带头发动村民浇水10余次,预计丰产后果实收益约1万元/年。
设备增效,驱动管护“长效引擎”
浇水队每日对种植苗木进行浇水。通讯员供图
为提升苗木存活率,灵活采用“自动+移动+手动”多元浇灌模式对苗木进行“补水”。充分利用区园林所专业管养资源,协调清城区城综局在明霞大道点位原有自动喷淋系统基础上,加装自动喷淋头50余个,为苗木存活提供充足水源。同时,充分利用街道环卫绿化设备,以环卫车、皮卡车为载体,加装淋水设备,在高温干燥天气时每日由专人对新种苗木进行浇水,有效解决苗木缺水问题。
撰文:孙运冰 通讯员 陈聪
【作者】 孙运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