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美国官网发生罕见的价格乌龙事件:原价99美元的四件装AirTag,被错误标价为29美元,与单件装价格相同,相当于“买一送三”。
价格Bug引发抢购潮,发货排期至12月

这一漏洞于当地时间11月7日清晨被用户发现,并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大量消费者闻讯涌入官网下单,导致四件装AirTag库存紧张,发货时间一度被推后至12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错误仅出现在美国官网,其他地区价格均显示正常。
结合苹果官网极少对硬件进行大幅打折,以及第三方平台同款产品售价仍在60-70美元区间等因素,基本可以判定这是一次意外的定价失误。

订单结局:多数被取消,极少数线下提货成功
然而,想要“薅羊毛”并没那么容易。根据苹果官方的《Apple Store条款与条件》,公司有权更正因疏忽造成的定价错误,并可据此取消订单。
果不其然,价格在几小时后被修正回99美元,随后大量用户收到了订单被取消的通知。不过,也有极少数行动迅速的幸运用户,在漏洞修复间隙成功前往Apple Store直营店现场提货,真正捡到了实惠。

巧合时机引发猜测,但苹果有“前科”
由于有消息称AirTag 2预计将在本月发布,此次价格乌龙不免让人联想到苹果是否在“清库存”。但近三折的折扣力度过于反常,更可能仍是一次纯技术失误。
事实上,这并非苹果官网首次出现低级错误。从上月将“AirPods”误写为“ArPods”,到近期网页版App Store源码泄露,都引发了广泛讨论。

但涉及真金白银的价格错误确实少见——上一次类似事件还要追溯到2020年,当时苹果中国官网将一款原价1499元的机器人误标为149元,最终同样取消了所有订单。
总而言之,这次价格Bug像一场短暂的“数字狂欢”,再次印证了官网“羊毛”不好薅。即便侥幸下单成功,最终也大概率难逃被取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