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聚焦
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布10月M2、新增贷款、社融等金融数据。
11月10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
11月10日,伯克希尔将发布一份新闻稿,其中将包含巴菲特关于慈善事业、伯克希尔及其他伯克希尔股东和相关人士可能感兴趣的事项的声明。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0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等经济数据。
宏观•要闻
国家统计局公布CPI和PPI数据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10月外汇储备继续环比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为2015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连续3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3万盎司,增幅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中国央行已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商务部:暂停实施
1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调整实施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的决定:经批准,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暂停实施。
据了解,上述第二款内容为“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金融•证券
证监会最新发布 12月8日起施行
证监会公布《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自2025年12月8日起施行。《办法》增加风险防范、内部管理规定和追偿追责安排。一是明确结算参与人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内控要求。要求结算参与人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有效防范风险;要求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风险基金的计收、管理、使用等事项,并向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报送年度情况报告。二是补充细化因垫付、弥补违约交收损失以及技术故障、操作失误情形下动用风险基金涉及的追偿追责等安排。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风险基金净资产总额已超过三十亿元,对于已交纳风险基金满一年的结算参与人,不会因本次修订触发新增交纳。
财政部最新报告: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1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并展望下一步财政政策方向。
展望后续财政政策,《报告》提出将做好六方面重点工作,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等。
产业•公司
国办重磅印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同时强调,要深入推动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发挥场景对制度建设的试验作用;要提升应用场景保障能力,强化政策保障,健全管理制度。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
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基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年来,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有力行动、付出艰苦努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
北京拟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夯实数据基础制度、基础设施“两大基础”,打通数据供给、流通、应用和安全“四个环节”,构筑数据技术创新、要素服务和产业发展“三大体系”,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打造国家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到2027年,实现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规模明显提升,数据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数据市场培育取得突破,率先完成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点任务。到2029年,实现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高效配置,数据主体创新活力全面激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数据赋能产业深度转型,数据流通交易繁荣有序,数据要素成为北京城市竞争新优势,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巴菲特,重磅来袭
近日,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表声明,11月10日(周一),伯克希尔将发布一份新闻稿,其中将包含巴菲特关于慈善事业、伯克希尔及其他伯克希尔股东和相关人士可能感兴趣的事项的声明。
安世半导体,最新消息!中方同意荷兰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近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对此,11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方注意到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于11月6日发表的声明,但截至目前尚未见到荷方在停止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和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实际行动。中方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已于11月1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而造成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方。中方希望,荷方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尽快实质性提出建设性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从源头上迅速且有效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以及停止用行政手段介入并干涉企业内部事务,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中方同意荷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本周关注
本周新股申购
根据发行安排,本周暂有2只新股申购,具体如下:
周二:
周五:
海安集团 申购代码:001233
本周解禁股
据统计,本周将有34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247.33亿元。其中,有机硅的解禁规模居首,本周将有7.4亿股上市流通,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达99.91亿元。新诺威的解禁规模次之,本周将有1.58亿股上市流通,解禁股主要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市值达49.48亿元。
此外,从解禁比例来看,聚星科技、有研硅的解禁比例均超50%,分别达76.22%和59.32%;东南电子和莎普爱思等个股解禁比例均超10%。
10月金融数据将公布
本周,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布10月M2、新增贷款、社融等金融数据。
华创证券预计,10月新增社融1.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000亿元;社融存量增速预计回落至8.6%左右;10月M2同比预计8.4%左右持平;新口径M1同比预计6%左右。
10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将公布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0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等经济数据。
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机构策略
中信证券:10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但择时成功率并不高,背后的原因是增量资金的底层结构在发生变化,稳健绝对收益型资金持续入市在降低传统激进策略择时的有效性。当前真正重要的变量还是企业出海环境的稳定性以及AI,涉及到的是中美关系以及AI基础设施的投建进程。当前不仅是TMT板块,连有色、化工、电新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都受到AI叙事的影响,而这些板块占机构持仓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60%。这种情况下,调仓的思路不是刻意回避AI叙事,而是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AI叙事只是影响了行情斜率而不是趋势。
国盛证券:硅光技术的崛起是对整个产业底层逻辑和价值链的深刻重构,将光模块产业的投资重心和价值核心,从后端的“封装”向前端的“芯片设计与晶圆制造”转移。同时,基于硅光视角的投资范式也将发生变化,核心关注四个方向:硅光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轻资产模式提升ROE,最核心环节;硅调制芯片FAB厂商—依赖晶圆厂推升产能,但对制程要求不高;硅光配套芯片/器件—核心包括CW光源、FA、隔离器等环节;硅光所需的半导体设备—Fab和模块厂配套耦合/测试等环节。
国金证券: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节点,锂电产业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核心驱动力来源于技术革命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技术维度上,固态电池技术的实质性突破正在重构产业天花板。市场维度上,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为锂电产业提供了超出预期的容量空间。技术突破与需求爆发形成正向循环,储能系统对循环寿命和成本的高度敏感,恰恰是固态电池技术规模化后所能解决的下一阶段目标;而储能市场提供的巨大应用场景和资金回流,又反过来加速了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锂电产业链有望在这一轮浪潮中,迎来价值重估。
责编: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