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高寨村200亩金刺梨种植基地迎来集中采收期。枝头挂满金黄色的果实,村民们正进行采摘、装袋和运输作业,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有序的工作场景。

金刺梨喜获丰收 “黄金果”。
清晨7时,基地内工人们已开始一天的采收工作。村民们手持编织袋,在果树间穿行采摘,将成熟的金刺梨逐个装入袋中。采摘后的果实被集中运至路边,由往返的三轮车及时转运至分拣场地,确保新鲜度。
“今年我们的金刺梨迎来了大丰收。”平坝区白云镇高寨巾帼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启菊在采摘现场介绍,“你看这果子,不仅个头大,而且色泽好、口感佳,产量特别高,单株产量普遍都能超过一百斤,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要翻一番。”望着满园丰收的景象,赵启菊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她补充道,这批优质金刺梨已经与西秀区和普定县的金刺梨加工企业达成购销协议,地头收购价稳定在每斤3元至3.5元。“如果天气持续晴好,这片200亩的基地预计在一周内就能完成全部采收工作。”

金刺梨喜获丰收 “黄金果”。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精细化的田间管理。赵启菊特别强调了管护的重要性:“在金刺梨种植过程中,科学管护是关键环节,尤其是病虫害防治。如果防治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果实的规格、外形和口感。”她还指出,由于剪枝、除草、施肥、采果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合作社常年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像今天这样的采收日,我们聘请了50多名工人,单日人工支出就要五六千元。这些工人都是周边村民,常年在这里务工,年均收入都能达到一两万元。”
在采收队伍中,村民吴光芬已经与这片金刺梨园相伴了十余年。“从2012年挖坑栽苗开始,我就在这里干活,施肥、采果等什么都做,一年下来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吴光芬一边熟练地采摘着金刺梨,一边讲述着这份工作给她生活带来的改变。

金刺梨喜获丰收 “黄金果”。
值得一提的是,金刺梨产业不仅为青壮年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村中长者创造了发挥余热的机会。今年72岁的朱发香老人动作麻利,丝毫不逊于年轻人。“我来这里摘刺梨,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每天赚一两百块钱,比闷在家里强多了。”老人笑着说,这份工作让她在获得收入的同时,也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与同伴交流的温暖。
据悉,高寨村通过发展金刺梨特色产业,成功探索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如今,这颗小小的“黄金果”已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图/文 王 丹丹、罗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