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免密支付业务开展,切实保护用户权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服务主体、广大用户发出倡议:支付服务主体应进一步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11月1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免密支付”因便捷高效,迅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网上打车、扫码出行,还是平台购物、线上缴费,轻轻一碰或一刷,交易即刻完成,极大提升了支付效率。
然而在现实中,免密支付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觑。有的人在手机上选定商品和服务,刚刚进入支付页面还在踌躇之际,页面就显示已经免密支付成功;部分用户在小额免密支付的心理暗示下,可能放松对支付环境的警惕;某些免密支付协议与自动续费服务绑定,用户往往因遗忘关闭而被迫长期付费。
除此之外,免密支付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不少平台将免密支付设置为“默认选项”,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提示“轻描淡写”,免密支付的关闭路径却“层层设卡”设置在多级菜单之下。
这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出倡议,明确“免密支付”不得默认开通;强化商户风险管理,提供限额管理功能;加强交易环节监测,防范资金损失风险……正是通过行业自律,更好地保护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移动支付是网络消费的重要环节。尊重消费者的支付知情权、选择权,进一步优化并完善免密支付的开通、提示、关闭等,加快营造更加健康、透明的支付环境,才能让这一便捷功能真正服务好大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
上一篇:北京一卡通、联通支付获批变更高管
下一篇:原创 一则消息,黄金惊人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