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经的优等生光环“褪色”,郑州银行挑战重重
创始人
2025-06-21 18:41:54
0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国内金融圈这片暗流涌动的江湖里,郑州银行曾经绝对算得上是“优等生”人设拉满的存在。作为全国首家实现“A+H”双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它头顶着耀眼的光环,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银行500强榜单。

然而,当2024年年报的“成绩单”公之于众,这份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答卷,却赫然写满了令人揪心的“红叉”。利润微增背后的计提“魔术”、不良数据的诡异背离、高管团队的集体出走……这些反常现象就像一串串未解之谜,把郑州银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曾经的金融优等生,如今为何深陷泥潭?我们结合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抽丝剥茧,深入剖析其最新发展态势,或许可以揭开郑州银行这场生存危机的真相。

业绩增长,或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

乍一看郑州银行2024年的年报,净利润实现了1.39%的“微弱增长”。只是看似微增的业绩,却经不起推敲,甚至像极了一场精心编排的财务戏法,堪称金融界的“障眼法”。

回顾过去一年,郑州银行的营收表现如同坐“过山车”。前三个季度,营收连续断崖式下滑,就像坐了“滑梯”一样刹不住车。

虽然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上涨2.47%,看似稳住了阵脚,可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减少18.57%,直接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随后的第二、第三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双出现两位数的大幅下滑。

出人意料的是,剧情在第四季度出现了大反转。郑州银行的单季营收暴增20.28%,仿佛从“地狱”一下子跳到了“天堂”。然而,其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上升59.09%,其盈利的可持续性依然十分堪忧。

再把目光聚焦到业务结构上,郑州银行就像一个患上“偏科症”的学生,陷入了“传统业务萎缩、新业务乏力”的双重困境。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其2024年的净息差跌破1.72%,相较2023年下降了36个基点,这一降幅远超行业,也创下了郑州银行近年来的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的1.83%下降了19个基点,平均值为1.65%。横向对比来看,同一时期披露财报的青岛银行,则为1.73%;

财报显示,2024年,郑州银行实现利息收入233.56亿元,同比减少了14.04亿元,同比降幅为5.67%,与此同时,该行利息支出为139.91亿元,同比仅下降了0.22%。

此外,郑州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虽然增长30.34%,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据了解,这主要依赖其投资收益的“投机性增长”,就像靠买彩票中了一笔意外之财,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

而真正能体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为4.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07亿元,降幅达到了18.52%。这一数据的下滑,映照出郑州银行在中间业务拓展上的重重困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瘸腿式”的收入结构,让郑州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中,几乎丧失了还手之力,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失去方向舵的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尤其是支撑其非利息收入的理财、资金管理、证券承销及承兑业务等手续费佣金收入的下降,无疑揭示了其在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上与同行的巨大差距,2025年的经营压力也可想而知。

据郑州银行最新数据显示,郑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飙升4.98%,增速创近三年新高,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跃居第15位,营业收入同步实现2.22%的正增长,达到34.75亿元。

与此同时,其资产总额达7056.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6%,总资产首次站上7000亿台阶,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加301.7亿元,同比多增280.22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4002.36亿元,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301.12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3.24%、6.32%。

表面上看,这些数据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不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或许并非源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提升。而是因为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的调节,覆盖了实际的盈利不力。

此外,其存贷业务盈利能力下滑,以及资产规模的扩大,都有可能伴随着风险的增加,而郑州银行的业绩增长,略显含金量不足。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时,郑州银行的竞争力,依然十分存疑。

资产质量堪忧,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灰犀牛”

据郑州银行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不良贷款率1.79%,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单看这个数据,似乎还在“安全线”内,可这恰恰成了郑州银行最大的风险遮羞布。

数据显示,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69.2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6.65亿元,增幅2.46%,远不及该行的总贷款增速。

此外,虽然郑州银行下调了信用减值损失,但其超额贷款损失却在悄然攀升。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57.7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0.06亿元,增幅9.52%。

而且,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认定宽松化,其2024年逾期贷款余额达387.69亿元,是不良贷款的5.6倍,且同比增加7.51%,关注类贷款占比仍高达2%,存在不良延迟暴露风险。

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高达9.55%,较2023年的6.48%大幅上升,考虑到该行业贷款占比从8.09%压缩至5.73%,实际风险敞口被规模收缩部分掩盖。因此,当关联房企纷纷陷入债务危机,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早已千疮百孔。

要知道,房地产行业可是郑州银行的“重仓区”,如今这个行业遭遇寒冬,郑州银行也有“山雨欲来”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郑州银行的风险敞口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升至38.24%,其中房地产、建筑业占比超30%,行业集中度风险尤为突出。

这种押注单一行业的策略,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中,无异于冒着极大的经营风险。这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随时可能破碎的篮子里的经营策略,无疑会让郑州银行坐立不安。

再看看资产减值损失。2021-2024年期间,郑州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达到72.63亿元、86.60亿元、80.75亿元及71.83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依次为49.07%、57.35%、59.09%和55.78%,尤其在2022-2024年的三个年度内,该比例始终维持在50%以上高位运行。

很显然,高额的资产减值损失,就像一个无底洞,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迫使银行预留巨额资金应对潜在风险敞口,严重削弱了对盈利性业务的资源投入,限制了业务规模扩张速度,制约了银行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此时的郑州银行,可谓背着沉重的包袱,负重前行。

从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虽然没有直接披露不良贷款率等资产质量核心数据的变化,但结合2024年的趋势以及行业整体环境,资产质量依然是悬在郑州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业绩依然保持微增的郑州银行,短期恐怕依然难以摆脱,多维度压力,所带来的困局。

“老臣”离场,“新人”能挽狂澜?

如果说业绩和资产质量的问题是郑州银行的“内伤”,那么管理层的震荡无疑就是“外伤”,内外交困之下,郑州银行的处境愈发艰难。

2025年,郑州银行的管理层变动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例如,今年开年仅两个月,副行长傅春乔、行长助理李红等三名高管接连辞职。往更早的2023年追溯来看,该行已有超10名高管变动,包括原董事长王天宇被查、原监事长赵丽娟退休、首席信息官姜涛离任等。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董事长赵飞自2023年7月上任后,行长职位竟空缺超一年,仅靠副行长孙海刚“代班”,管理层的“震荡”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离职的高管大多是深耕郑州银行多年的“老臣”,他们见证了银行的成长与辉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

很显然,他们的集体出走,不仅带走了宝贵的行业经验,更让市场对银行的稳定性产生质疑。这就好比一艘巨轮失去了经验十足的舵手,其未来的战略航向是否清晰,内部经营管理如何保持可连续性,以及内部管理是否存在深层矛盾,都像一团团乌云,笼罩在郑州银行的上空。

面对困局,郑州银行开始尝试“换血”。从兴业银行挖来的“80后”高管、内部提拔的老员工,组成了新的管理层班底。

据报道,郑州银行年初曾任命80后的高瑞当行长助理。高瑞以前在兴业银行郑州分行工作,干过支行零售业务处副处长、机构业务处处长,还做过支行行长助理、企业金融业务总部总裁、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也在支行当过行长。为此,高瑞也成为彼时郑州银行最年轻的高管。

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相比资历非常老的高管而言,其上任后的挑战依然肉眼可见!要知道,郑州银行前任董事长留下的历史包袱尚未消化,内控罚单仍在不断开出。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从2023年到2024年9月,郑州银行已经接收罚单17张,其中,59%的处罚与票据业务的违法违规事宜相关,41%的处罚则是与贷款业务相关的违法违规事件,此外,郑州银行也多次出现虚增存贷款业务规模的情况。

这也意味着,郑州银行的新团队面临的挑战或许远超想象,甚至如同临危受命,短期恐难扭转局面。虽然管理层的变动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或许还未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新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将对郑州银行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结语

郑州银行的困境,不仅是一家银行的危机,更是区域银行发展瓶颈的缩影。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的三重压力下,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缺乏创新基因、风控能力薄弱的中小银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这场危机,就像一场大考,考验着每一家银行的应变能力和生存智慧。而在郑州银行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其如何才能在风雨飘摇之中,保持战略定力与行业竞争力,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冬季冰雪运动迎来“黄金时刻...
央视网消息:进入小雪时节,冰雪旅游热逐渐升温,冬季冰雪运动也来到“...
2025-11-22 21:22:40
武清:2765公里路网织就...
近日,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又添一条新修的公路——北旗路,这条沥青路...
2025-11-22 21:22:36
想知道金银币价格在哪查?这...
线上专业钱币交易平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线上专业钱币交易平台是查询...
2025-11-22 20:21:58
系紧“免密支付”安全带
文 | 翟天旸 张冉燃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针对“免密支付”业务...
2025-11-22 20:21:57
中信银行【反电诈宣传】反电...
中信银行【反电诈宣传】反电诈温馨提示之“AI”换脸诈骗
2025-11-22 20:21:53
中信银行【反电诈宣传】反电...
【反电诈宣传】反电诈温馨提示之“冒充公检法”诈骗
2025-11-22 20:21:52
中信银行【消保】以案说险 ...
【消保】以案说险 “不用还”的钱香不香?
2025-11-22 20:21:50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多措并举...
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2025-11-22 20:21:49
中信银行“信”语新篇 | ...
中信银行“信”语新篇 | 当成语遇上防范非法集资
2025-11-22 20:21:46

热门资讯

冬季冰雪运动迎来“黄金时刻” ... 央视网消息:进入小雪时节,冰雪旅游热逐渐升温,冬季冰雪运动也来到“黄金时刻”。22日,位于北京市延庆...
中信银行“信”语新篇 | 当成... 中信银行“信”语新篇 | 当成语遇上防范非法集资
王上源:所有人都希望赢下足协杯... 在刚刚结束的中超收官战中,河南队与云南玉昆战成1-1平局,尽管结果未能如愿,但河南队长王上源的采访中...
四川乐从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乐从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树旭,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经营范...
德阳经开区好壹加塑料制品经营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德阳经开区好壹加塑料制品经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蒲利琼,注册资...
大竹爱多步鞋业馆(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竹爱多步鞋业馆(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石兰宝,注册资本6万人民币,...
无力支付费用APP停止运营!创...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告知书显示,北京叶合拍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涉嫌以竞买...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以金融之笔,... 人民网 赵祖乐 作为央企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至上、金融...
110亿“国家红包”空降香港!... 财政部10月15日在港发行2025年第五期人民币国债110亿元——这笔“国家活水”将精准滴灌中小微企...
五指山长江村镇银行被罚80万,... 蓝鲸新闻11月22日讯,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分局发布了罚单,剑指五指山长江村镇银行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