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百余名新闻发言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围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提升新闻发布实效”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郭嘉昆介绍说,外交部去年共举行230场例行记者会,是全球唯一一家每个工作日都举行记者会的外交部门。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郭嘉昆 据国新网
郭嘉昆介绍,作为较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外交部紧跟形势变化和任务需要,全力打造例行记者会这一“拳头品牌”,做到“每天必开、有问必答”。2024年共举行230场例行记者会,答问2500余次,是全球唯一一家每个工作日都举行记者会的外交部门。非工作日,还以外交部发言人谈话、答记者问等形式,及时就重大问题、突发事件表明立场,同时常态化回答外国驻华记者提交的书面提问。
郭嘉昆说,外交部主动发出中国声音。在当下国际舆论场,真实性、稳定性成为稀缺品。只有及时主动发声,才能让中国声音抢占第一落点,让真相占据主流。要“敢说”,也要“会说”。议题设置需要紧扣新闻舆情、贴近国际关切、找准角度切口,素材尽可能丰富生动,语言通俗易懂、融通中外。
郭嘉昆介绍说,舆论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少数反华敌对势力固守意识形态偏见,对华抹黑攻击从未停歇,变换花样泼脏水、贴标签、搞污名化。面对毫无底线的恶意污蔑,发言人就是战士,必须挺身而出,捍卫国家利益,维护民族尊严。以真相击碎谎言,用道理碾压歪理,在斗争中学会斗争,牢牢守卫我国话语阵地,让世人认清谁在搞霸道霸凌、贻害各国,谁在维护公平正义、为世界担当。
郭嘉昆说,外交部还全力拥抱新媒体。无论是海外博主一镜到底的直播,还是中外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双向奔赴,新媒体日益成为各国民众接触交往的主平台、信息获取的快车道,也成为了解中国的新窗口。积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趋势,建立外交新媒体矩阵,基本实现国内外主流新媒体平台全覆盖,越来越多鲜活的中国故事冲破“信息茧房”、打碎“灰黑滤镜”,直达各国民众指尖,让更多人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郭嘉昆在发言最后表示,踏上新征程,有信心有能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精彩,让中国声音传得更响更远,让中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郭庄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