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公会”)发布《2024年度上海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全国首份由行业协会编制发布的银行业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坤)7月18日,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公会”)发布《2024年度上海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全国首份由行业协会编制发布的银行业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可评价的新阶段。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也逐步从传统的社会责任报告向更具系统性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转型。
据了解,公会已连续十一年发布《上海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展现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为进一步对标国际规则,更多反映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环境、社会、治理等多维度上的综合表现,不断提升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25年,公会将社会责任报告更名为《上海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编写历时5个多月,共有111家会员单位参与材料征集,有效素材达3458条,使用案例247个,全方位展现公会及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2024年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报告》围绕“可持续”主题展开,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章重点阐述公会坚持党建领航赋能,强化“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四项职能,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持续提升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服务水平,坚持“合规为本,消保为民”理念,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主责主业,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服务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相关实践工作与取得的成效。
第二篇章重点阐述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秉持战略视野,通过党建引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风险管控机制与深化合规管理实践,持续提升系统性抗风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章重点阐述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国家战略,以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拓展跨境人民币应用,构建多元金融服务生态,护航企业经营;聚焦“五个中心”能级提升,优化跨境结算、产业链金融等产品体系,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强化航运、贸易等领域资源配置效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机制,以多层次金融创新服务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四篇章重点阐述深度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链,构建长三角绿色金融协作网络,创新普惠小微专属信贷产品,探索智慧养老金融解决方案,深化跨境金融数字化应用,以精准高效的金融供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金融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第五篇章重点阐述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金融力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自身的ESG竞争力,强化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产业升级、践行责任投资和绿色运营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并取得显著成效,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提供的示范样本。
第六篇章重点阐述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倾力而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助力员工在包容平等、开放和谐的职场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乡村振兴、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公益实践,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严格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使命担当,开展负责任的营销工作,持续提升金融消费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站在新的起点,公会表示,将在上海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会员单位力量,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破浪前行,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为社会和广大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