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炮火总是来得突然。2025年7月24日清晨,泰国空军的F-16战机呼啸着掠过柬埔寨边境,精准打击了柬埔寨陆军的两处指挥部。这场“不宣而战”的军事行动,让柬埔寨措手不及,也让原本就紧张的泰柬关系彻底滑向战争边缘。柬军指挥系统被瘫痪,边境防线濒临崩溃,首相洪玛奈在慌乱中向联合国安理会求助,而中国,这个对泰柬均有深远影响力的邻国,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1. 历史积怨与近期冲突:从“录音门”到“战争边缘”
泰柬边境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早在1962年就被国际法院判给柬埔寨,但泰国始终拒绝完全撤军,双方多次爆发武装冲突。2011年,两国因寺庙附近领土再起争端,导致数百人伤亡;2013年,国际法院再次裁定“双方需维持现状”,但泰国仍以“保护文化遗产”为由拒绝彻底撤离。
柬埔寨军队(资料图)
今年5月,泰国前总理佩通坦试图缓和局势,却因与柬埔寨领导人洪森的通话录音泄露而被迫下台。录音中,洪森嘲讽他信“有犯罪记录”,这一言论彻底激怒了泰国,鹰派代总理普坦上台后,对柬埔寨采取强硬姿态,召回大使、关闭边境口岸,甚至直接出动F-16战机打击柬军指挥部。
2. 7月24日冲突爆发:泰军F-16“降维打击”,柬军溃败
7月24日的冲突,泰军从一开始就占据绝对优势。泰国空军出动F-16战机,精准打击柬埔寨陆军第8、第9支援师指挥部,这两处是柬军边境防御的核心枢纽。泰军的空袭让柬军指挥系统瘫痪,而柬埔寨只能依靠BM21火箭炮进行零星反击,造成泰国23人伤亡,但无法扭转战局。
泰国此次军事行动显然早有准备。今年5月,泰国就曾以“柬埔寨埋设地雷”为由指责柬军挑衅,并在7月23日召回驻柬大使,关闭边境口岸。普坦在总理府下令“军队做好一切准备”,而柬埔寨却因洪森的强硬表态陷入被动,最终被泰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柬埔寨军队(资料图)
3. 柬埔寨的困境:1700万平民成“牺牲品”
洪森的强硬姿态让柬埔寨付出了惨重代价。边境村庄因炮火陷入混乱,民众被迫囤粮避难;城市经济因局势紧张停滞,失业潮加剧。更讽刺的是,洪森家族在柬泰边境的灰色产业(如电诈、走私)本是家族利益核心,佩通坦上台后整顿边境秩序的行为已触及其“蛋糕”,洪森的挑衅本质上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操作,却将1700万平民绑上了战车。
洪玛奈在冲突爆发后紧急呼吁民众“不要恐慌”“商户勿哄抬物价”,但这一表态无法掩盖柬军的溃败。泰国30万大军压境,海空优势明显,柬埔寨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
4. 洪玛奈的“迟到的求助”:联合国安理会与中国
面对泰军的军事压制,洪玛奈终于意识到,单靠柬埔寨的力量无法应对这场危机。他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申请,要求“制止泰国的侵略行为”。然而,安理会的调停需要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支持,而中国对泰柬均有深厚外交影响力——洪玛奈这才想起,中国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态:“中方希望双方以对话形式妥善解决矛盾,积极劝和促谈,为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一表态既符合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传统,也切中了泰柬问题的核心——战争无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话才是唯一出路。
洪玛奈(资料图)
5. 未来走向:冲突升级还是重回谈判?
当前,泰柬局势仍处于“高危状态”。泰国代总理普坦已放话“不排除进一步行动”,而柬埔寨若继续“硬刚”,冲突可能从“局部打击”升级为“全面战争”。
柬埔寨向联合国安理会求助,为谈判提供了契机。若安理会通过决议,中国可联合其他国家推动“停火协议”,要求双方回到谈判桌。而泰柬的历史矛盾(如柏威夏寺问题)本就适合通过“国际调解院”(中国主导)的协商机制解决——这一机制强调“互谅互让”,比国际法院的“强制性判决”更易被接受。
边境村民的囤粮避难、城市居民的失业担忧,都在诉说一个真相:战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无论是泰国的“维护主权”,还是柬埔寨的“捍卫领土”,最终都需回到“共同发展”的轨道上。希望泰柬双方能记住:炮火摧毁的不仅是军事设施,更是两国民众的福祉;而和平,才能让边境的炮火最终归于平静。
下一篇:广东银行业掀“反内卷”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