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除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外,劳动者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那么,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对带薪年休假有着怎样的规定,带薪年休假究竟应该怎么休呢?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者主张未休年休假工资的案件。生效裁判认为,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各种障碍,变相剥夺劳动者休假的权利。在未休当年年休假的情况下,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主张支付未休年假工资。
仅按照本公司的工龄计算员工年假,法院判无效
张某于2023年12月入职某公司,此前已经在另一公司连续工作满3年。2024年9月,张某欲请休年休假5天,现公司却以“入职未满1年”为由拒绝,表示按照公司的规定,年休假仅计算本公司工龄,其他公司的工作年限在本公司无效。
后张某于2024年10月离职,因协商无果,张某申请仲裁后诉至法院,要求现公司支付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的未休年休假工资3678.16元。
海淀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依据张某提交的社保缴费记录、前单位的劳动合同等证据,可以证明其在入职现公司前已连续工作满一年,故自入职之日起即享有年休假,依法每年应当享受5天的年休假。现公司主张仅计算本公司的工龄,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故法院对其主张不予采纳。
海淀法院判决该公司支付张某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的未休年休假工资3678.16元。
宣判后,该公司提起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现该判决已生效。
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假,公司应付3倍工资
劳动者的休息权是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利,而带薪年休假系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法受到保护。带薪年休假依法该怎么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谁能休?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应特别注意的是,该规定并未限定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必须为同一家单位,也即劳动者在同一或不同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均可依法享受年休假。
二、能休几天?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由此可见,劳动者所享有的年休假的天数取决于其工作累计年限。劳动者可以证明其在不同单位的累计工作年限的,均应计入据以认定其年休假天数的工作年限。
三、年休假可以跨年安排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实践中,劳动者跨1个年度休假的情况时有发生,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四、未休年休假工资怎么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应注意的是,如用人单位已在当月向劳动者支付了100%的工资,则尚未支付的未休年假工资为工资的200%。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