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民营银行合规监管持续严格。截至10月,威海蓝海银行、重庆富民银行等6家民营银行及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166.16万元,华瑞银行单家罚没近800万元,合规管理、反洗钱等领域成违法违规高发地带。
记者向上述部分银行发去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10月22日,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民营银行合规漏洞反映出部分机构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内控合规体系没有及时跟上,特别是科技系统建设和风控模型迭代存在短板,导致在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监测和资金流向追踪上频频出问题。
年内共6家被罚
5月,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威海蓝海银行因违反信用信息提供相关管理规定被罚款20.9万元。
7月,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披露,重庆富民银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罚款58万元。此外,时任重庆富民银行副行长钟某明,对以上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处2.9万元罚款。
同在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披露,苏商银行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EAST数据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被罚款60万元。
8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梅州客商银行因违反货币金银业务、征信业务、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受到监管警告,并被处以87万元罚款。同时,徐某,时任梅州客商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对梅州客商银行对违反征信业务、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9.6万元。
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及相关责任人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有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数据管理不到位,对北京中关村银行罚款合计140万元,对田野警告。
在被罚的多家民营银行中,华瑞银行的问题不容忽视,该行今年已被罚没近800万元。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华瑞银行因生产环境数据安全管控不足、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彻底被罚款70万元。此外,刘玉轩时任上海华瑞银行信息科技部安全团队团队长因上述问题被给予警告。
这并非华瑞银行首次触及合规红线。2月18日,华瑞银行因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没共计680.12万元。张潜,时任华瑞银行公司与金融市场业务总部总监因以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大额风险暴露不达标、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被警告并罚款8万元;4个月后华瑞银行再度被罚,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华瑞银行处被以罚款29.64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华瑞银行是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由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沪上10余家民营企业发起,注册资本30亿元。
“罚单暴露出华瑞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或内控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不排除存在重规模、轻合规的惯性思维,监管处罚密集也说明其整改不彻底、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王蓬博表示。
合规挑战不减
从处罚原因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合规管理环节。其中,信息管理类占比最高,包括违反信用信息采集及相关管理规定、数据管理不到位、EAST数据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同时,反洗钱、客户识别、信贷与经营管理也是被罚的“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双罚制”成为了常态。除对银行处以罚款外,监管部门均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处罚形式包括警告和处以罚款。
王蓬博认为,漏洞主要集中在反洗钱、信贷资金用途管控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这几个方面,反映出部分机构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内控合规体系没有及时跟上,特别是科技系统建设和风控模型迭代存在短板,导致在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监测和资金流向追踪上频频出问题。
从罚单情况来看,民营银行与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当前,民营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普遍和第三方机构合作,主要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催收服务机构等,如银行未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机构管控体系,合作方的违规行为会通过业务传导至银行端,对银行业务拓展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苏商银行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被处罚。民营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可能导致银行系统出现安全漏洞;北京中关村银行因数据管理不到位被处罚,反映了部分银行在互联网贷款业务中的数据风险隐患,数据的管理漏洞会直接影响信贷风险评估环节,导致风险判断出现偏差。
一直以来,民营银行采取“一行一店”的经营模式,线下网点的匮乏使其高度依赖助贷平台获客。随着“助贷”新规的施行,民营银行需要重新筛选助贷合作方,构建新的合作模式,这对原有的拓客产生一定冲击。
此外,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平台服务、增信服务的费用标准或区间,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这可能致使民营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净息差收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消费者投诉部分民营银行与借款APP合作发放年利率36%的贷款。
在业内看来,下半年助贷新规落地后,监管对民营银行业务全流程的合规要求会更高,民营银行未来面临的处罚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大。
王蓬博表示,新规强化总行集中管理和名单制准入,那些过去依赖外部平台、风控薄弱、主打高息资产的民营银行将首当其冲,尤其是部分仍聚焦24%以上利率区间的机构,面临资金成本倒挂、合作方撤离的双重压力。而随着增信服务费纳入综合融资成本、穿透式监管落地,靠私下加价做规模的路径彻底走不通。反观那些治理结构优化、已引入国有股东或加速持牌合规的民营银行,则有望借机提升话语权,转向与头部平台深度技术合作的轻资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