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江苏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银行机构共对2556户科技型企业新增首贷141.4亿元。

图源 视觉中国
为进一步深化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2025年初,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科技厅、财政厅在全省组织开展科技型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聚焦科技型企业“无贷户”,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首贷”支持力度。
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科技厅、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科技型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辖内银行机构切实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户”比重,努力实现有合理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能贷尽贷”。
辖内银行机构扎实走访对接。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第一时间制定“科技型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行动目标、细化工作路径。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数智普惠”数字化服务平台,将名单客户自动分配给就近网点。
在优化产品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创新推出“中银新质贷”业务,整合工商、税务、专利等行内外数据,开发“AI产业链”“低空经济产业链”等8项垂直行业子模型,形成“60%通用模型+30%行业子模型+10%专家评价”的混合授信评估体系,为科创企业生成预授信额度。南京银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应用产品“研发管线贷”,并对线上标准化产品“鑫e科企”迭代升级,科企可线上扫码测额,该行通过“鑫e科企”产品累计对接服务450户首贷科企,其中186户科技企业获得预授信额度3.52亿元。江苏银行依托“苏银随心办”小程序,上线“科技企业首贷服务专区”功能,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管家、政策咨询等一揽子综合服务。
各银行机构根据摸排情况,对存在有效融资需求、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及时响应、限时办结、应贷尽贷,根据不同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合理确定贷款品种、利率和期限。符合信用贷款发放条件的,给予信用贷款支持;符合银政合作风险分担贷款条件的,给予“苏科贷”“苏知贷”等产品支持;需要担保增信的,与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用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多方协同联动。一是及时共享信息。将13.7万户科技型企业名单信息分配至各地市,由各地市根据实际对名单细化拆分,提升对接精准性。二是科技部门助力。各地科技部门通过组织座谈交流、举办银企对接会、联合银行客户经理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当地银行机构深入科创园、高新区等科技创新集聚地对接企业。三是财政奖补支持。省财政厅对科技创新企业首贷给予年化1%、最长两年的贴息支持,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联动给予配套贴息政策。苏州市对于科技企业首贷给予最高50%的担保(保险)费补贴。四是协同共建生态。泰州金融监管分局将科技企业首贷扩面行动与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有机结合,联动知识产权部门深入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截至2025年9月末,江苏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1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33个百分点。
通讯员 蔡友才 陈冬娟 郑亚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