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清末币制改革的“一两之辩”与龙银绝响
创始人
2025-11-15 18:59:34
0

一、时代困局:“圆两之争”中的北洋造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末币制改革已陷入“圆两之争”的拉锯——以度支部尚书载泽为代表的“两制派”主张沿用传统银两计价,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圆制派”则力推与国际接轨的“七钱二分银圆”。在此背景下,北洋造币厂(位于天津,清末最大的造币机构)试铸了“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下称“北洋一两”),既是对“两制”的实践,也是北洋造币厂在币制博弈中的一次关键试探。

此时的北洋造币厂,已具备全国顶尖的铸币能力:自1896年承接“北洋龙银”的铸造后,其钢模雕刻、机械铸造技术均远超南方各省造币厂。而“北洋一两”的试铸,更暗含北洋集团的政治考量——通过主导“两制”银币的发行,强化其在北方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二、形制与设计:龙银巅峰的“政治符号”

(一)币面布局:传统与近代的碰撞

正面设计以“传统本位”为核心:

- 币面中央是“光绪元宝”四字,采用楷书变体,笔锋刚劲,兼具“帝王威仪”与印刷体的规整;

- 文字外环分布着三重信息:上方是满文“光绪元宝”(对应汉文,体现满汉共治的政治框架),左右分书“北洋”(造币厂标识),下方是“库平一两”(重量与计价单位);

- 最外圈的“33”数字标识(对应光绪三十三年)与币缘的“直齿边”形成呼应,既明确纪年,也强化了防伪属性。

背面设计则是“龙纹政治”的集中体现:

- 中央是**“北洋长须龙”**图案:龙身盘踞币面,五爪张开(帝王专属的“五爪龙”),龙鳞以“珍珠地纹”填充,每片鳞片的纹理均清晰可见;龙角后扬,龙须飘逸,双目圆睁,伴以祥云纹与火焰纹,尽显“皇权天授”的威严;

- 外环英文“33RD YEAR OF KUANG HSU PEI YANG”,是清末银币“中西合璧”的标配——既满足海关贸易的英文标识需求,也暗含“接轨国际”的改革姿态。

(二)工艺与规格:清末机制币的技术标杆

“北洋一两”的铸造工艺,代表了清末机制币的最高水平:

- 规格参数:直径43毫米,厚度3.1毫米,重量37.3克(严格符合“库平一两”的标准,即37.301克),远超普通“七钱二分”银币的26.8克;

- 雕刻技法:采用德国进口钢模手工雕刻,龙纹的毛发、鳞片均通过“浅刻深压”实现——币面浮雕高度达1.2毫米,龙睛的“凸点暗记”(肉眼可见的小圆点)是当时罕见的精细设计;

- 材质配比:含银量90%,含铜量10%,符合清末“九银一铜”的银币标准,币面因氧化形成的“五彩包浆”(蓝、绿、黄三色交织)是真品的典型特征。

三、存世与流转:从试铸样币到“龙银之王”

(一)试铸背景:未流通的“两制遗孤”

“北洋一两”的存世量至今不超过80枚,其稀缺性源于多重历史因素:

- 币制转向: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正式确立“圆制”为法定货币,“两制”银币被全面叫停,已试铸的“北洋一两”多被回炉熔铸;

- 流通困境:“一两”面值与市场流通的“七钱二分”圆币换算复杂,商户与民众普遍抵触,试铸后仅少量流入王公贵族的收藏;

- 战乱损毁: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北洋造币厂的档案与存币被劫掠,现存“北洋一两”多为海外回流或名家旧藏。

(二)收藏价值:从“冷门品种”到“千万级藏品”

“北洋一两”的收藏价值在近二十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 2005年,一枚“北洋一两”在香港钱币拍卖会上以28万元成交,尚属“小众珍品”;

- 2018年,一枚PCGS评级AU58的“北洋一两”以230万元落槌,标志其进入“百万级”藏品行列;

- 2022年,一枚“完全未流通品”(NGC MS62)在上海泓盛拍卖会上拍出1150万元,成为“清末龙银拍卖成交价榜首”。

这一价值跃升,既源于其稀缺性,更在于其历史地位——它是“圆两之争”的实物见证,也是清末龙银中“一两型”的代表,被泉界称为“龙银之王”。

四、历史与文化价值:一枚银币里的清末镜像

(一)“圆两之争”的缩影

“北洋一两”的诞生与夭折,是清末币制改革困境的微观体现:

- 它是“两制派”的实践产物,试图维系传统银两体系的主导地位;

- 但市场的选择(更便捷的“圆制”)与国际趋势(银圆已成为全球主流货币),最终让“一两型”银币退出历史舞台——“北洋一两”的稀缺性,恰是这一制度博弈的代价。

(二)龙纹的政治隐喻

“北洋一两”的“长须龙”图案,是清末皇权的视觉符号:

- 五爪龙是帝王专属,龙纹的威严感与细节的精细度,暗含清政府“强化皇权、稳定统治”的政治诉求;

- 而龙纹旁的祥云纹与火焰纹,既符合传统“祥瑞”的文化语境,也隐喻着清末政权“外强中干”的危机——华丽的龙纹之下,是币制混乱、财政崩溃的现实。

(三)造币技术的近代转型

“北洋一两”的铸造,标志着中国机制币从“模仿”到“自主”的突破:

- 北洋造币厂的雕刻师已掌握欧洲“新古典主义”的人像与纹饰雕刻技法,龙纹的立体感与细节精度,不输同期的英国“马剑银币”;

- 其“直齿边”“凸点暗记”等防伪设计,是近代货币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典范。

五、鉴别与仿品:龙银珍品的“真伪博弈”

随着“北洋一两”的价值攀升,市场仿品层出不穷,核心鉴别要点包括:

1. 龙纹细节:真品龙鳞呈“珍珠地纹”,每片鳞片的纹理独立且清晰;仿品多为机器翻模,鳞片模糊且无层次感;

2. 重量与尺寸:真品重量误差不超过0.2克,直径误差不超过0.1毫米;仿品常因材质不纯(多为铜镀银),重量低于37克;

3. 包浆特征:真品的“五彩包浆”是自然氧化形成,颜色过渡自然;仿品多为化学染色,包浆浮于表面且有刺鼻气味;

4. 暗记识别:真品龙睛处有“凸点暗记”,放大镜下可见微小凸起;仿品多无此暗记,或仅为印刷点。

结语:“一两”的余响

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未竟之作”,也是龙银艺术的巅峰绝唱。它诞生于“圆两之争”的拉锯中,夭折于制度转向的浪潮里,最终以“稀缺珍品”的身份,成为收藏界的传奇。

这枚银币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货币本身:它是清末政治博弈的实物档案,是龙纹文化的艺术标本,更是近代中国金融转型的缩影。当我们凝视其“长须龙”的威严与“库平一两”的字样时,看到的不仅是一枚银币,更是一个王朝在变革与守旧中的挣扎——而这,正是它跨越百年仍令人震撼的原因。

相关内容

(乡村行·看振兴)万亩皇菊...
中新网九江11月15日电 (熊锦阳 吴圆生)当下正是金丝皇菊的盛花...
2025-11-15 20:56:12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五寨...
中新网忻州11月15日电 题:山西五寨:中药材产业铺就乡村振兴“黄...
2025-11-15 20:56:10
梁家辉:香港电影的“黄金时...
11月13日,2025金鸡电影节金鸡推介会·香港专场,主题为“梁家...
2025-11-15 20:56:08
银行板块持续回暖,下半年近...
四季度以来,A股银行板块持续回暖。11月14日,银行股再度走强,工...
2025-11-15 19:57:01
五年期定存正悄然退场?多家...
连日来,“五年定存退场怎么理财”的词条频频登上热搜,内蒙古土右旗蒙...
2025-11-15 19:56:59
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升岩...
澎湃新闻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东农担”...
2025-11-15 19:56:57
女子为10岁儿子买保险,1...
据南京零距离报道:2013年,李女士为年仅10岁的儿子小朱购买了一...
2025-11-15 19:56:57
中国籍男子涉连环性侵案,在...
据英国伦敦大都会警察局消息,伦敦伍尔维奇刑事法院于11月14日作出...
2025-11-15 19:56:56

热门资讯

宜章县鑫意蛋糕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宜章县鑫意蛋糕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谭世琼,注册资本12.8万人...
四川雨菲光电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雨菲光电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蒋春苗,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
峨眉山市冠力电池经营部(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峨眉山市冠力电池经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代华,注册资本3万人...
卖苹果、买谷歌,巴菲特卸任前为... 据第一财经消息,当地时间11月14日,传奇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
价值十万元金条快递被误送 民警... 东方网记者蔡黄浩、通讯员宋一江11月15日报道:今天上午,记者从上海静安警方获悉,近日,一快递员将装...
@青海人 !金价大跳水! 11月14日晚间,金价突然大跳水,现货黄金价格一度大跌3.21%。截至11月15日7时10分,跌幅收...
建行茂名市分行:“贷款明白纸”... 为促进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建行...
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 一、时代困局:“圆两之争”中的北洋造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末币制改革已陷入“圆两之争”的...
事关免密支付,支付清算协会呼吁...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许璐 李晖 北京报道 在移动支付已覆盖日常生活几乎所有角落的当下,“免密...
银行股连续3年上涨农业银行股价... 本周,A股继续高位震荡,上证指数在创出10年新高后回撤整固,4000点得而复失,深证成指、创业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