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5日开始,昌吉市按照“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治疗费用明确”的原则,通过开展中医优势门诊治疗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在昌吉州率先将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引导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努力实现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中医优势得发挥的中医药医改目标。
昌吉市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对就诊患者开展费用医保支付结算。张圆圆 摄
近日,54岁的昌吉市民胡林艳扭伤了腰,她来到家附近的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中医理疗,一天的治疗要花费50元,享受了医保支付结算政策后,她一天只需要花费10多元治疗费用。
胡林艳说:“我已经做了3天的理疗,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贴敷。现在我可以省下不少钱。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最主要的就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一项优惠政策。”
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6月5日落实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以来,截至目前,共开展医保基金支付8000余元,为辖区30余名患者享受了优惠政策。
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雅丽说:“通过此次优惠政策的落实,为我们辖区的居民和服务中心都带来显著利好。对居民而言,通过医保政策的报销,让居民看中医的费用负担减轻,就医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就医更加便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类中医特色服务。对服务中心来说,吸引了更多的居民了解中医在防病和治病当中的作用。在政策的扶持下,服务体系得以完善,也促进我们自身中医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医生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查看情况。张圆圆 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三工镇分院,医务人员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开展病情诊断、开具处方、中医理疗,并通过冠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对就诊患者开展费用医保支付结算。
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村民炭小合最近双腿疼痛难忍,前来就医,经过医务人员耐心诊断,她的双腿被诊断为滑膜炎,并通过中医理疗来进行治疗,采用医保支付的方式来付费结算,也让她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三工镇分院自6月5日落实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以来,截至目前,共开展医保基金支付2500余元,辖区10余名患者享受了这一优惠政策。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三工镇分院执行院长王燕琴说:“这对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好的惠民政策,它和原来的门诊统筹是并行的。居民可以不住院在门诊接受治疗,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医疗资源,同时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三伏节气开展穴位贴敷等更多的中医适宜技术,同时努力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为辖区更多的颈肩腰腿痛的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也让这项惠民政策惠及更多患者。”
昌吉市医疗保障局医保结算科工作人员(中)在给三工镇分院做技术指导。张圆圆 摄
昌吉市医保经办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小燕说:“此次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是昌吉市医保改革的重要一步,对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具有积极意义。为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进行监管,规范中医适宜技术的诊疗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政策,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成石麟 张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