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长沙市民反映,长沙市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人夜骑,但因车速较快、开强光手电等缘故,经常发生伤人事件,对此,有关部门表示已经采取一定措施,会尽快反馈情况。
专业律师表示,这种情况下,若出现问题,管理者与骑行者都可能承担责任。而有专家认为,这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在于个别市民,也存在更深层的城市空间治理短板。
△有市民称松雅湖夜骑撞人事件频发。图/网络
记者探访,部分骑行者高速行驶,轮椅、滑板、山地车齐上路
14日下午,记者来到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看到,白天的情况相对较好,公园对市民反映的夜骑伤人情况已有一定举措,在一些地段放置有减速带、慢行标志、提示喇叭、还在部分路段安排有人员值守、巡逻,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
△14日白天,松雅湖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图/史继超摄
不过附近一位店主称,松雅湖确实存在各种骑行事故:“时不时看到120过来拉人。”
日落后,市民数量增加,记者遇到不少网友提到的夜骑问题。有市民组成车队,混在观光车道、骑行道、人行道变道骑行,也有市民骑至绿化草坪中,粗略统计,一分钟内,便有十多辆载具驶过。
△有市民放开车把高速骑行。图/史继超摄
记者看到骑行者不仅有青年人,还有老年人,也有儿童,而这些车辆既有常规自行车,也有共享单车、山地车、儿童自行车,还出现了滑板、轮椅等交通工具,甚至部分摩托车、电动车也混在人群之中。
△公园内已标明骑行方向,但依然有不少逆行骑手。图/史继超摄
记者注意到,该公园一些提示牌,已写明禁止安装动力的两轮车辆进入。
上述这些载具与跑步、散步的市民夹杂在一起,近半数载具的行驶速度明显高出公园给出的20公里/小时限速,还有年轻人撒开车把骑行。
在公园路口等人员较密集区域,有市民险些被高速行驶的载具撞到。
逆行、强光灯、窜道……曾有工作人员被骑手撞伤
除高速行驶外,记者还注意到,逆行、在自行车上安装强光灯等情况并不少见,有些车辆的爆闪灯一度让记者无法看清对方轮廓。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园经常有骑单车超速不守规矩的情况,继而发生车辆相撞或撞到行人现象,“撞我们的情况都有,有次撞到保安,赔了几千块钱。”
该工作人员还透露,园内确实有人组织骑行团,“一长条的高速骑行队伍占领车道。”
△有的骑手打开强光灯行驶。图/史继超摄
同日,记者联系到一位从事租车业务的店主,他在业余时间组织车队在松雅湖公园骑行,不过他表示,近期来公园租车骑行的人太多,自己车不够用,暂时顾不上组织。
△该公园一些提示牌,已写明禁止安装动力的两轮车辆进入。图/曹杨哲摄
“现在晚上、周末车辆租赁都很紧俏,骑行的人很多,提前打电话也不见得能约上。”店主说。
公园管理亦存在不足,人地矛盾并非个案
不过,在部分骑行者行为引发的争议之外,记者也发现,入夜后,景区管理相较于白天存在一定疏漏,尽管有保安、工作人员值守、巡逻,不过有的工作人员选择在一旁玩手机。
△入夜后,有的工作人员在玩手机。图/史继超摄
此外,部分景区观光车也在骑行、观光车道路之间变道、穿行。部分市民租赁公园车辆后选择逆向行驶,亦未看到有工作人员阻拦。
有市民认为当前松雅湖存在的安全隐患,道路问题为关键之一,记者看到,无论观光车道、骑行道还是人行道,均没有护栏进行分隔,这也为部分骑手窜道创造可能。
△有网友对部分骑手的行为表示不满,但也有市民表示,缺乏场地,实属无奈。图/网络
15日,记者针对调查的问题向松雅湖公园、长沙县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
当日晚些时候,长沙县相关部门回应,结合公园骑行情况,已经采取部分举措,不过目前公园晚上市民较多,部分区域人数达到几万人,具体情况会有公园方的工作人员说明,但截至发稿,尚无人回应。
△公园一入口聚集了大量市民,有骑手骑至人行道,几类车道间并无隔离护栏。图/史继超摄
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看到,有一定数量长沙网友针对松雅湖夜骑伤人一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还有市民发视频称,自己在松雅湖被夜间行驶的载具撞伤。记者尝试联系部分网友,未获得回应。
不过,也有市民在社交平台表示,松雅湖环境适宜骑车、交友,缺乏场地来这边实为无奈,自己不会骑快车,但也管不了别人。
△亦有摩托车在景区行驶。图/史继超摄
记者了解到,公园与市民之间的矛盾并非个例。
2025年,有市民反映福州某植物园道路存在问题,影响市民行进。同年,有市民称河南濮阳市一公园因长期无路灯,且周边树木茂密遮挡光线,夜间能见度极低。对夜跑者、骑行者构成安全威胁。
多方回应:“人车混行、秩序失控”现象反映出城市治理短板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杨占东副教授分析,从现场观察的情况来看,公园在夜间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人车混行、秩序失控”的状态。
“道路本不宽敞,却聚集了滑板、自行车、电动车、轮椅、行人等多种交通方式。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通行方式之间缺乏基本的隔离与引导,导致运行轨迹交叉重叠,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公园对于骑手高速行驶已经设立提示牌,但个别市民未能遵守。图/史继超摄
杨占东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既有市民个体行为层面的莽撞,也存在更深层的城市空间治理短板。
“城市公园作为典型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其供给数量与设施配置显然已难以满足市民在高峰时段,尤其是夜间的集中性使用需求。与此同时,现场管理方也存在缺位现象。”
△景区喇叭中循环播放车辆限速20公里/小时。图/史继超摄
湖南四新律师事务所刘波律师表示,公园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场所,其管理者依法对游客承担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
不过刘波也表示,若公园管理者已尽到合理义务,而损害因游客故意、重大过失或第三方行为直接导致,则管理者责任可减轻或免除。
△公园亦有滑板车逆行。图/史继超摄
“若骑行者因过失撞人,需承担包括医疗费在内的民事赔偿,如果故意使用爆闪灯致人伤害可能面临治安处罚乃至刑事责任。具体责任根据过错程度判定。”刘波说。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史继超 实习生曹杨哲
(来源:潇湘晨报)
下一篇:广西通报:杨光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