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31日消息(记者沈梅)深夜突发头晕、肢体麻木、剧烈胸痛等不适,怀疑是脑卒中、急性创伤等急危重症,急需通过核磁共振(MRI)明确病情时,不少患者却常陷入困境:受限于多数医院夜间“下班”、核磁设备停转、专业医护值守缺位等情况,即便辗转到急诊,也往往只能熬到第二天白天才能安排检查。这样的等待可能错失救治时机。
近日记者获悉,这样的困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有了新解法——该院影像科已实现核磁共振检查365天、24小时无间断服务,既抢出了“黄金救治时间”,也为时间紧张的市民打通“便捷检查通道”。
深夜急症有响应,急危重症抢出“黄金时间”
“凌晨2点接到急诊脑卒中患者的检查申请,我们立刻启动设备,患者到院后直接进检查区,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公利医院影像科值班技师告诉记者。据了解,该院夜间核磁服务覆盖各类紧急场景——突发创伤需明确病情的病人、白天未完成检查的住院患者,只要有临床需求,核磁设备都会即时启动,为急危重症救治争取关键时间。
以往,部分患者因深夜突发不适却无法及时做核磁检查,只能等到次日白天,可能延误病情判断。如今,公利医院的“全天候核磁守护”,让夜间突发脑卒中、创伤等急症的患者,能第一时间获得影像学支持,为后续治疗赢得先机。
不止基础检查!夜间也能做高级成像技术
不少市民担心“夜间核磁只做简单项目”,但记者了解到,公利医院夜间核磁检查实现“全范围覆盖”,不仅能完成颅脑、脊柱、胸腹部、四肢关节等多系统检查,连DWI(弥散加权成像,助力快速排查脑卒中)、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清晰显示血管情况)、SWI(磁敏感成像)、MRS(磁共振波谱)等常用于精准诊断的高级成像技术,夜间也能正常开展。
“需要在睡眠状态下扫描的特殊病例、需对比剂延迟成像的检查,都能在夜间顺利完成。”该院影像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服务尤其惠及肿瘤患者——白天接受化疗的患者,无需耽误治疗就能完成随访检查;长途来沪的外地患者,也能减少往返时间和住宿成本,不用再为“凑白天检查时间”奔波。
技术+团队双保障,急诊最快30分钟出初步诊断
夜间人手少,检查效率和精准度如何保证?这家医院给出了“双保险”方案。
在设备方面,该院配备国际高场强磁共振系统,不仅成像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还能减少检查时的噪音,医生更可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调整扫描方案;在团队方面,夜间值守团队由资深影像技师、值班影像科医生和后端阅片医师组成,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流程上,医院专为核磁急诊开通绿色通道——接到申请后技师立即准备设备,患者到院无需等待直接进检查区,检查完成后医生即时阅片出报告,急诊患者最快30分钟就能拿到初步诊断意见。
以患者需求为核心,24小时守护不“打折”
“我们做的不只是影像检查,更是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公利医院影像科黄丙仓主任的这句话,道出了夜间核磁服务的初心。据介绍,推出24小时核磁服务,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抢时间,为肿瘤患者保治疗节奏,为外地患者省成本,每一次深夜扫描,都是对生命的郑重守护。
当夜色渐深、灯火稀疏时,公利医院影像科的灯光始终明亮。运转的核磁设备、坚守的医护人员,正用速度与精准,为市民筑起一道24小时不落幕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