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抗癌协会商业保险支付委员会正式成立。富德生命人寿总经理徐文渊出任委员会副主任,并在年度学术会议上提出,商业保险支付仍有重要发展空间,要实现患者、医院和医生、商业保险公司多方共赢,应从提前介入治疗、诊疗流程标准化、保险产品精准定价三方面入手,推动商业保险从单纯的“支付方”向“健康伙伴”角色转型。
三大关键探索从简单赔付到价值创造,实现三方共赢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通过商业保险支付的医疗支出占比仅为10%左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至少30%的比例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一数据,正揭示了在“健康中国”整体发展战略下商业保险支付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在商业保险支付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患者、医院和医生、商业保险公司三方共赢,徐文渊提出如下三大关键:
第一,提前介入治疗。传统保险实务中,客户通常在因病治疗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再根据病因判断是否符合保险责任。但客户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客户能否第一时间得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保险公司若能提前介入,一方面可以为客户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因过度治疗导致的不当赔付。这实质上推动了保险公司角色的转变,要从单纯的支付方转变为健康管理的参与者。
第二,诊疗流程标准化。对于患者的诊疗,不同的医生基于各自的专业背景及过往治疗经历,方案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推动诊疗流程标准化至关重要。基于病症判断,是否属于核心适应症、需用哪类药品、是否适用商业保险支付?都需有明确的指导或规范。
第三,保险产品精准定价。精准风险定价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保险产品定价存在一定的假设基础,要做到精准定价,需要充足的经验样本数据来支撑,在健康险领域,这依赖于对诊疗行为、药品使用等海量数据的积累与分析。
近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与支付领域经历了明显演进,从最初的简单费用报销,到后来的直付服务,再到如今的全程健康管理。富德生命人寿意识到,保险公司必须从单纯的支付方转变为医疗健康的积极参与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美好生活 健康生命”品牌相继升级,保险与服务深度融合
为减轻传统“家庭养老”的压力,2024年,富德生命人寿正式推出“美好生活”康养品牌,以“一个载体,两项服务”为核心,通过保险产品与居家适老化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试图为客户搭建起“在熟悉的家中安享晚年”的居家养老可实现路径。
2025年7月,富德生命人寿发布了“美好生活2.0”升级版本,在原有居家适老化改造基础上实现理念与功能的全面迭代——从“适老化”迈向“享老化”,倡导延长“活力老人”阶段,鼓励长者保持自主、走出家门、释放活力,同时引入一系列前沿设施与服务模块,回应长者对体面、安全生活的深层需求。
这一模式受到了市场认可,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富德生命人寿累计承保包含富德管家服务责任的客户已达7.4万人,其中含适老化改造的客户2144人,新单保费合计2.17亿元,件均保费超10万元。
2025年8月,富德生命人寿进一步推出“健康生命”——“保险+服务”客户需求解决方案体系。同时,“健康生命”品牌还联合医疗行业头部支付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好医、好药、好支付”医疗解决方案,提升便捷、优质的保险服务体验。“好医”,为客户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病程管理;“好药”,凭借强大药品网络和医生网络,为客户解决药物可及性问题;“好支付”,以全方位风控体系打造智能快赔,提升支付便捷性,切实提升客户体验。
徐文渊表示,保险公司不再仅仅是保险金的支付者,更应通过健康管理、风险预防与财务规划,成为客户身边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居民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升级,商业健康险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推动保险从“事后赔付”转向“全程参与”,不仅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也将为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