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结算,欠债30多万亿的美元霸权还能撑多久?
创始人
2025-10-17 15:04:59
0

美元霸权下中美国模式的变化与全球收割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美经济互动与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开始。到特朗普政府发起关税战,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为全球提供了庞大的工业产能、丰富的商品和劳动力,而美国则提供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支撑全球化运转的美元体系。

在这一模式下,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制造国,甚至超过了二战后美国的工业产能。通过持续的发展,中国不仅实现了财富积累,还促成了民众阶层的跨越。即使近期经济面临压力,但以20年为周期,工资水平从3000元到百万年薪的群体,都比20年前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成就超越了大部分发达国家。

而对于美国来说,经济同样获益。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美国不仅积累了财富,还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华尔街和硅谷的企业,借助中国的庞大产能,完成了财富的飞跃,百亿级富豪变成了万亿级富豪,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持。

不过,这种互动也并非没有副作用。对中国来说,美元外汇储备的激增带来了“货币税”的压力,每次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都会稀释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价值。同时,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也曾引发过经济安全的担忧。然而,近年来通过调整美国国债持有量,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将外汇盈余用于采购巴西大豆、阿根廷牛肉、澳大利亚铁矿等,中国已逐步缓解了这一问题,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左右。

对美国而言,问题更加突出。美国的工业体系逐渐空心化,特别是在中部地区,贫困问题日益加剧。这并非中国单方面造成的,而是美国自身放弃工业化、沉迷于金融投机、追求短期利益的结果,最终由美国自行承担这一后果,损害了其工业基础和国力。

支撑这一中美经济互动的核心,是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元作为全球贸易结算的工具,避免了回归物物交换的高成本模式,而美元霸权的稳定依赖于两大支柱:首先是美元的不可替代性,全球都需要认可美国的“货币税”地位;其次是全球对美国不会滥用货币和金融霸权的信任。

然而,这两大支柱现在正遭遇挑战。俄乌冲突后,美国频繁冻结俄罗斯资产、制裁中小国家,并将美元“武器化”,这不仅针对对手,甚至对日本、韩国和欧盟等盟友也不例外。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工业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日益增强,美元的不可替代性逐步遭到削弱。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进程并不同于欧元和卢布的国际化。中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逐步削弱美元的统治地位,美元的霸权正在受到挑战。这标志着中美经济互动的模式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反映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

理解中美双方的核心意图,才能真正把握当前的局势。美国希望通过推动再工业化来解决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问题,但由于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货币,美国的工业空心化问题难以短期解决。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需要突破金融集团对制造业的压榨,这意味着必须进行一场类似南北战争般的内部革命。然而,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实力去做出改变。

而中国则更加明确,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并不打算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而是希望在没有额外关税与制裁的情况下,稳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保持审慎,避免过度金融化导致产业空心化。毕竟,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根基,产业流失的风险中国无法承受。

目前的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两大经济体基于自身实力的博弈。欧盟、日本等国家已经难以参与核心决策,全球的经济话语权开始逐渐转向中美主导的格局。美国仍试图利用军力、科技、金融和价值观等优势,尽量在谈判桌上占得便宜,而中国则清楚地意识到,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美国的优势将不断被削弱。

美国的谈判目标包括要求中国开放更多市场、增加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投资美国中西部的工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问题在于,美国必须摒弃目前的强硬姿态,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寻求中国的合作,而不是通过威胁施压。中国不再是日本或韩国,具备强大反制能力。美国只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和筹码,才能取得中国的回应。

中国的核心诉求是保障经济安全。作为现有国际体系的受益者,只要摆脱关税和制裁的束缚,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对美国来说,不论与中国达成什么交易,都将对美元的国际化带来沉重打击。美国的“门罗主义”政策优先考虑本国利益,已经不具备维持全球货币霸权的条件。美元的国际地位需要与全球治理责任相匹配,而美国显然不愿承担这一责任。

从长远来看,美国必将失去世界霸主地位,关键在于这一过程是通过“文斗”还是“武斗”来进行。尽管美国不敢轻易动武,但“等死”或许是更为缓和的选择。中国则拥有时间上的优势,不必急于求成,台湾问题等议题最终将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和美国相对衰落而水到渠成。

对于中国而言,未来的挑战有两点:首先,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如何避免金融过度发展和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其次,作为全球主导者,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确保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做好全球治理的成本与收益核算。

最终,中美之间将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未来的交易内容将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对于中国来说,时间站在它这一边,而对美国而言,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系列的国际经济变化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从月薪3000元到用智能手机、乘地铁、享受医保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背后都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同时,股市波动、投资选择等也与中美博弈紧密相连。认识到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

相关内容

流动性警报拉响!美国银行准...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美联储决定继续缩减资产负...
2025-10-17 15:16:46
美联储理事沃勒:支持10月...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10月16日重申支持在10月FOMC会议...
2025-10-17 15:16:40
“颠覆人力先行,经济效益需...
AI对经济的深远影响正从理论走向现实,而其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可能先于...
2025-10-17 15:16:24
美联储巴尔金:消费者支出仍...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巴尔金10月16日表示,尽管美国消费...
2025-10-17 15:16:12
美股:银行坏账或促使美联储...
【银行坏账冲击华尔街,财经名嘴称将为美联储降息铺平道路】随着银行坏...
2025-10-17 15:15:52
美联储重启降息,有色矿业景...
美联储重启降息,有色矿业景气向上 ——有色板块三季度业绩前瞻,关注...
2025-10-17 15:15:29
万科A:生产经营和偿债工作...
观点网讯:10月16日,万科A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关切,表示在各方...
2025-10-17 15:15:11
东吴证券完成10亿元短期融...
观点网讯:10月16日,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度第三期...
2025-10-17 15:14:59

热门资讯

美联储巴尔金:消费者支出仍稳健...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巴尔金10月16日表示,尽管美国消费者仍在持续支出,受益于低失业率和工...
东吴证券完成10亿元短期融资券... 观点网讯:10月16日,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兑付完成。此次兑付涉及的...
日本10月10日当周外资净买进... 日本10月10日当周外资净买进日本股票 18850亿日元,前值 24799亿日元。
原创 印... 孟买的机场跑道旁,印度总理莫迪面带笑容迎上前去,与英国首相斯塔默紧紧握手。这场为期两天的访问阵容豪华...
原创 中... 最近,中国的歼-10C战机群悄然无声地穿越了美国航母编队的防线。而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巡航,更成为了...
老河口襄河点点饮品店(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老河口襄河点点饮品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静,注册资本3万人民币...
株洲瑞博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株洲瑞博机械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夏礼红,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4... 每经AI快讯,10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49,上调19点。
唐超岩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唐超岩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唐超岩,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 : ...
舒克银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舒克银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舒克银,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