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最鼎盛的时候,山西省内的城商行也只有6家,比山西省的102家农商行整整少了96家。
然后2020年山西金融大案爆发后,山西省内的农信系统和城商系统均受到重创。
最终,陕西内108家农信机构(102个农商行+6个县联社)联合组建了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理论上农信机构法人数量依然是108个,但城商行数量却从6家大幅减少为2家。
原本,山西六家城商行分别为晋商银行、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
2021年,除了晋商银行之外。其余五家城商行合并重组成为山西银行。

自此,山西城商行竞争格局从省内六强,转变为“双雄争霸”
山西银行与晋商银行两强竞争的城商行格局
山西银行合并成立之初注册资本金就是239.96亿元,这个数字就比招商银行252亿的注册资本少了12亿元。
山西银行的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财政厅,持股59%,这笔出资其实是山东省财政厅专门借来的钱。
为了支持山西银行的成立,山西省专门去发行了153亿元债券募资去做山西银行的资本金。

2020年年末,山西省发行了153亿元支持城商行改革发展专项债券(地方专项债),发行募集后这笔153亿元的资金先是被转入 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后再转入 陕西省城商行改革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公司),之后再转入 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最终成为实控人山西省财政厅对 山西银行的间接出资。
并且,山西省对山西银行的输血的数字远远超过153亿,这个数字至少是563亿元。
除了153亿元出资之外,山西国资还出资410亿元帮助山西银行处置不良资产。
具体来看,山西国资出资563亿元成立 山西省城商行改革发展基金合伙企业专门用于山西银行的风险化解。

这个平台成立之后,将563亿元一分为二,成立两个不同的平台,分别是 融金兴晋和融金振兴。其中融金兴晋拿走153亿元,这些钱被用作对山西银行的资本金出资;融金振兴就拿走410亿元,用于买下五家合并城商行的数百亿不良贷款坏账。

融金振兴买下五家城商行不良资产之后,就专门从事不良资产追讨,这些年来一直走在诉讼、上诉、执行的路上。
至少在法院立案了407个官司。
也就是说,为了让山西银行顺利成立,山西国资筹集各方力量累计对山西银行输血 563亿元。
而根据山西银行成立时的新闻稿,成立之初,山西银行的总资产也仅仅只有2902.18亿
补充资本后,山西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902.18亿元,在全国130家城商行中排在30多位。
也就是说,2900亿元的资产中,至少有563亿元的窟窿。
563/2900,接近20%的不良率。
不出意外的,在合并之前,这5家城商行应该已经总体资不抵债了。
这一点,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印证。
互联网有一个关于阳泉银行追债的文章,提到
合并之时,老股东持有的2元买入的老股,国资收购价格仅为0.1元,是买入价的5%,事实上已经股东权益清零。
中纪委说,搞出这个巨大窟窿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御系田文军,中纪委的报道里直接说:
德御系”在山西多家金融机构的违规融资贷款达两千多亿元,农信社和城商行成为腐败重灾区。
专案组成立10天左右,山西省委巡视组就进驻了 大同、晋中、阳泉、长治、晋城5家市级城商行,进行提级机动巡视,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大同、晋中、阳泉、长治、晋城,这5家城商行正好是合并的5家。
山西银行案发是在2020年,此时田文军郝江波已经人在英国了。
2022年5月的一天,郝江波在伦敦的巴克莱银行账户存入69500英镑(约合人民币64万元)的现金时,触发了反洗钱审查,最终引发NCA的跨国调查。
英国人来中国调查田文军的案情,结果惊了。
中国警方对英国人说
田文军和郝江波在内的60多人骗取了共计 2674.7亿元人民币的欺诈贷款,其中有约 110亿元人民币进入了田氏夫妇的口袋。
这也是田文军的涉案金额第一次被披露到这么精细。
2024年12月10日,英国政府正式没收了田文军郝江波夫妇在英国1200万英镑的资产,
仅仅是田文军110亿元赃款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