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多项债券通优化扩容的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等。
“这些举措将为债券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获取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梁凤仪说。
八年来,债券通蓬勃发展。梁凤仪说,过去一年,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合资格在岸债券在香港作为抵押品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从互换通北向交易、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到香港场外结算公司的衍生品交易。目前,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到30亿元人民币。
据悉,香港证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发展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重中之重便是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
梁凤仪说,投资者正加速资产重新配置来分散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正逢其时,香港定当抓住机遇。具体看,香港证监会将采取三大举措:
第一,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以及丰富人民币产品供给。
2024年全年,在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7%。国债方面,对国家财政部未来在香港加大不同期限的国债发行充满期待,尤其是增加中长期国债的比重;人民币债券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发行不同期限的人民币债券,欢迎更多主权机构、国际组织、内地政府机构、企业等发行“点心债”。
同时,香港证监会与内地监管机构积极合作,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目前,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力争近期向市场公布实施细则。
第二,提升二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发展衍生工具对于债券投资者对冲风险和管理流动性非常重要。支持金融机构继续开发更具吸引力、更多元的衍生产品,包括利率、外汇和信贷衍生类的产品等,以丰富香港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箱。
香港证监会与内地监管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推进国债期货准备工作,希望尽快走完最后一公里;同时,香港证监会希望推动在香港建立离岸国债的商业回购市场,更好地发挥离岸国债作为融资工具的使用,促进离岸国债二级市场交易。
第三,研究建立、优化配套的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前台交易系统以及中后台配套系统。
梁凤仪还说,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高水平金融开放的长期战略,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支柱。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三策并举,全力扩大更丰富多元的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增强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以及建立稳健可靠的基础设施,为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何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