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一场僵持许久的冲突,如今竟成了“谁来买单”的拉扯大戏——美国嘴上喊着调停,身体却一个劲往后缩;乌克兰放着中立靠谱的力量不用,偏要跟着别人甩锅;欧洲掏了钱还不落好,却只能硬着头皮扛。最耐人寻味的是,40.5亿欧元刚到账,泽连斯基就先笑了,可这笑容里,到底有几分真底气,又有几分是装出来的硬撑?咱们今天就好好捋捋这事儿。
先看最会“打太极”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的反复,比翻书还快。上台初期,它大幅调整对乌政策,把美乌、美欧关系搅得一团糟,逼得欧洲只能咬牙表态“就算自己一力承担援乌成本,也得坚持到底”。可没过几个月,特朗普又变了调门,开始批评俄罗斯,还威胁要对俄石油出口加征次级关税,甚至跟泽连斯基承诺,会以“类似北约第5条”的模式提供安全保障。听着挺唬人,实则全是虚的——既没提派兵,也没说长期给钱,反而等着欧洲掏1000亿美元买美国武器,这明摆着是把欧洲当“冤大头”。
更直白的是,美国压根不想真出力。国内反战声浪越来越高,乌克兰战场早成了“政治负资产”,特朗普明说“绝不会派兵乌克兰”,就想赶紧脱身。对欧洲更绝,直接放话“欧洲军队若进乌克兰,不再受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保护”,意思是真跟俄罗斯冲突,欧洲得自己扛。之前还吹“两周解决俄乌问题”,结果连会谈地点都定不下来——美国提了匈牙利、布达佩斯,泽连斯基一拒绝,美国就没下文了,这调停诚意,实在敷衍。
再看乌克兰,放着好路不走,偏要拒绝中国当安全担保国。这事儿是俄罗斯先提的,理由挺实在:一是怕美欧单独搞担保耍花样,毕竟《明斯克协议》的教训还在;二是中国靠谱,还是联合国五常,有影响力;三是能安抚国内不满声音。可泽连斯基找了俩站不住脚的理由反驳,一会儿说“中国冲突初期没阻止冲突”,这纯属瞎话——中国从一开始就劝和促谈,还搞了多轮穿梭外交;一会儿又说“中国卖无人机帮俄罗斯”,要知道中国卖的都是民用无人机,还加强了出口管制,哪来的“协助”?
说白了,泽连斯基就是为了讨好美西方,跟着抹黑中国。中国外交部也说了,咱们一直光明磊落,就想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这是为了抱大腿不顾事实。他这么干,无非是想在美西方面前表忠心,装出有“主动权”的样子,可实际上连靠谱的安全保障都没拿到,纯属自断后路。
最后说最惨的欧洲,妥妥的“冤大头”。之前已给乌克兰掏了2000多亿美元,结果啥好处没捞着——乌克兰的矿产、石油、天然气,还有国企、土地,全被美国拿走,12万平方公里土地还被俄罗斯占了,欧洲等于白扔钱。可即便这样,还得接着掏,40.5亿欧元又到账了。为啥?怕之前的钱打水漂,也怕被美俄边缘化,想争点话语权,就像马克龙说的“欧洲必须上桌”,可这桌子能不能坐稳、有没有话语权,欧洲自己也没底。
更闹心的是欧洲内部还不统一。法国想搞“志愿者联盟”,暗示要派兵,结果意大利直接怼回去——副总理说“意大利兵绝不去,马克龙想去自己去”,气得法国召见意大利大使。德国也不敢松口派兵,怕跟俄罗斯对上。再加上美国拆台,说派兵不罩着,英法牵头的联盟虽有几十国参与,却没几个愿派兵的,马克龙那套“出兵论”就是空谈。欧洲现在骑虎难下,不掏钱怕之前的投入白费,掏了钱又看不到头,只能硬扛。
如今40.5亿欧元到账,泽连斯基是笑了——短期压力缓解,还能跟美欧套近乎,在国内装装强硬。可这笑容能维持多久?俄乌核心矛盾没解决:普京要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不部署攻击性武器,还说“俄罗斯没发动冲突,是在阻止冲突”,外长也放话“暂时不安排俄乌总统见面”;泽连斯基又不肯承认领土被占,非要“无条件会谈”,两边根本谈不拢。
美欧也靠不住,美国不想出力,欧洲内部分裂,40.5亿欧元也就解燃眉之急,冲突若拖下去,欧洲未必能一直掏,乌克兰早晚面临补给缺口。泽连斯基现在的笑,更像是强撑,真等没了援助,这笑容恐怕就得变成哭脸。
说到底,当前俄乌局势就是各方利益拉扯:美国想甩锅,乌克兰想抱大腿,欧洲想止损,中国想劝和。40.5亿欧元只是暂时的波澜,真要解决问题,还得靠坐下来谈,而非互相算计。再这么耗下去,最后倒霉的,还是无辜百姓和被拖得越来越深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