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张博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在公布7月官方外汇储备规模数据的同时披露了官方黄金储备最新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较6月末增加6万盎司。这已是我国连续第9个月净增持黄金储备。
回顾我国黄金储备调整历程,自2024年11月我国重启增持。在重启增持前,受国际金价高位波动影响,我国曾阶段性暂停增持操作。随着2024年年末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黏性超出预期,以及多国央行开启新一轮外汇储备多元化调整,我国重新启动黄金储备增持进程。从具体数据来看,2024年11月首月增持8万盎司,2024年12月增持7万盎司;进入2025年,增持节奏更趋稳健,1月至3月分别增持7万盎司、6.5万盎司、7万盎司,4月至7月则稳定在6万至7万盎司区间。这种“稳中有进”的增持节奏,既避免了短期内大规模购金对市场价格造成的扰动,也通过持续小额增持实现了黄金储备规模的稳步提升。
我国央行对于黄金的增持是全球央行“购金热”的一个缩影。当前各国央行密集增持黄金,核心原因在于黄金兼具金融与商品双重属性:其一,黄金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相关性低,能在汇率剧烈波动时对冲风险,降低储备资产波动率;其二,黄金不依赖主权信用,在经济下行、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时可充当“最后支付手段”,增强应对外部流动性冲击的能力;其三,在贸易摩擦、地缘风险及美元体系信心波动背景下,增持黄金能优化储备结构、降低单一货币依赖。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全球央行官方黄金储备相关内容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央行对黄金储备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含场外交易投资)同比增长3%至1249吨。各经济体央行仍是全球黄金需求的重要支柱,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增加166吨。尽管购金步伐较一季度的234吨有所放缓,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全球央行购金热情并未减退。世界黄金协会同期开展的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从地域分布来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央行是本轮购金潮的主力,第二季度新兴市场央行黄金储备净增加142吨,占全球央行总增持量的85.5%,反映出新兴经济体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对单一储备货币依赖方面的需求。
从我国自身储备资产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0%,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综合考量国际经济形势、金价走势、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我国黄金储备增持趋势或将持续。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