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减得好,利率也能打折!”宿迁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看着最新到账的款项,忍不住在朋友圈晒图。9月28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与全球光储智慧能源领军企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供应链协同降碳服务协议》。此次合作首创了以“碳金融+供应链”深度融合为核心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全链条的绿色金融业务模式。随着协议落地,天合光能上游供应链多家企业率先获得绿色融资支持,标志着双方在推动产业链低碳转型、践行“双碳”目标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该业务模式也为长三角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实践样本。
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此次与天合光能的合作,旨在突破传统绿色融资模式,将“碳”元素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全流程,即依托该行自主研发的“‘双碳’管理平台”以及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协同,实现天合光能核心产品碳足迹的精准核算与动态追踪。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碳表现挂钩融资”机制——以上一年度产品碳足迹水平为依据,为天合光能及其供应链企业提供差异化绿色融资利率,形成“低碳转型越深入、融资成本越优惠”的正向激励,推动企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生产经营的内生动力。
过去企业谈“碳”头头是道,一到融资就犯难:减排数据散落各处,银行看不懂、算不清、不敢贷。如今,企业可以直接把“减排成绩单”变成“贷款优惠券”。从“谈碳色变”到“以碳套利”,转折来自兴业银行自研的“‘双碳’管理平台”。兴业银行与企业在供应链层面达成了“企业碳账户+绿色金融”协同模式。
据悉,此次落地融资的供应链企业,正是凭借优化生产工艺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下降的优异碳表现,不仅获得了利率优惠,更享受到审批流程提速的便利,成为该模式下首批受益企业。这种“以碳定贷、以贷促减”的创新机制,让金融资源精准流向供应链中碳表现突出的环节,推动产业链从单点减排向系统降碳升级,构建起“核心企业引领、金融机构支撑、上下游联动”的供应链降碳闭环。
“供应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兴业银行的创新方案既解决了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的资金难题,更通过碳账户筛选优质供应商,实现供应链低碳管理的标准化、透明化,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协同降碳模板。”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欣仁)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