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盈枝
眼下
我区1500多亩的薄壳山核桃
进入了丰收季

在大丰林场1500亩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扑鼻果香。记者手中捧着的,正是刚刚从树上采收下来的薄壳山核桃,它就是人们常吃的碧根果。随意取出一颗剥开,可见其果实个大饱满,凑近便能闻到浓郁的香气。
此时
果农们正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收
他们穿梭在果树间
或采摘,或搬运
现场一派忙碌而热闹的丰收景象
每一个身影都透着收获的喜悦




我区从2016年起就利用林场的生态环境和技术优势,通过与南京林业大学、省中山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的合作,解决产业发展的难点,建设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薄壳山核桃绿色果品基地。

区林场旅游开发科工作人员吴建洋介绍,今年这片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预计亩产可达50公斤。依照当前市场行情计算,每亩能为林场带来3000元的收入。为保障种植成效,团队在专家指导下做了多方面精细化管理。他们结合薄壳山核桃 “树大根深、喜肥水” 的生长特点,专门挑选肥沃地块;通过开大塘、施基肥的方式优化生长基础;同时科学配置授粉品种。这些措施让薄壳山核桃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98%以上,且比周边地区提前两年实现挂果与丰产。

区林场还创新方式把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与沿海生态建设相结合,突破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品种配置、高效栽培等技术难关,形成沿海盐碱地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我区还充分利用薄壳山核桃早期大株行距的林地这一特点,采用林下套种药材和农作物的复合经营模式,平均年亩产值达到2000元的林下套种收入,实现以农促果、以果养林的有效目标。此外,区林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薄壳山核桃林苗两用实生苗造林500多亩,培养薄壳山核桃苗木3万多株,引进6个优良新品种,建立了苏北沿海薄壳山核桃技术体系一套和示范基地一个,引领苏北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
如今
这片1500余亩的碧根果林
不仅成为增收的 “致富果”
更为我区特色农业发展
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