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地下党的故事,不仅反映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历史事实,而且也能显示出银行员工迎难而上、奋勇向前的奉献精神。”近日,金融文化学者毛志辉携其新作《金色火种》亮相复旦大学“拾光读书会”,与在场的师生、读者进行了一场关于金融、历史与红色文化的深度对话。
上海爱建特种基金会理事长、爱建集团党委书记范永进出席活动,并作对谈交流。本次活动以“百年银行‘说故事’”为主题,从上海银行业在党的影响和领导下开展的进步活动为切入视角,漫谈百年来银行发展历程中的精彩片段和关键节点。

范永进(左)与毛志辉对谈
新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金色火种》一书并非传统的金融学著作,它另辟蹊径,将视角投向旧银行尤其是交通银行的历史深处,试图通过系统考察中共基层组织在交通银行的萌芽和发展、交通银行先进青年的觉醒和斗争、红色银行家对交通银行的作为和影响等,描摹出百年交通银行的“红色画卷”。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评价该书:“一方面展现了金融领域的红色基因传承,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金融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

毛志辉在分享中表示,无论是早期中共地下党员在银行的活动,还是不同历史时期银行家们的探索与实践,都承载着一代代银行人的金融报国理想与金融为民信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感受到金融历史的温度与力量,理解“金色火种” 如何在时代浪潮中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作为深耕金融文化领域的创作者,我始终坚信历史是照亮未来的灯塔。”毛志辉在分享中谈到,“百年银行史上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过往,理应进一步挖掘呈现。我们不仅要对重要金融人物理想与担当有所刻画,也要对关键历史节点中普通地下党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剖析,为读者了解中国银行业在鼎革之际的转折尤其是红色金融文化的流变,打开一扇窗。”
在现代上海银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张嘉璈、钱新之、陈光甫、李铭等一批备受瞩目的著名银行家,与此同时,也孕育过像杨修范、葛一飞、葛师良、施振、顾树桢等在红色金融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以及张平之、李祥瑞、龚浩成等对银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当代银行家。毛志辉逐一将他们的事迹从浩瀚的史料文献中拣选出来,勾勒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往事,从多个角度呈现不同时期的银行人风貌。

毛志辉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分享与对谈环节中,毛志辉以其扎实的史料考据和生动的叙述,引领听众穿越时空,回顾了五卅运动以来上海银行业在党的影响和领导下开展的进步活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牺牲和担当。
范永进则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银行业体制改革和金融行业体制改革中的关键节点与深远影响,讲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银行所发挥的作用,强调了代际传承的银行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现代金融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他言语幽默风趣,将复杂深刻的制度变迁娓娓道来,生动精彩的分享引得现场笑声频频,在轻松的氛围中为听众带来了深刻启发。
范永进还介绍了近年来上海爱建特种基金会对金融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高度评价了《金色火种》一书,认为该书“充分表明了中国近代以来金融文化的醇厚、繁荣和大有可为”。

范永进
在交流提问环节,嘉宾与现场听众围绕“银行与企业”、“金融与生活”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互动热烈,思想碰撞不断。范永进、毛志辉还为与会读者签名赠书。参会者表示,通过此次读书会,他们对金融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图表、数据和高楼、大厦,而是看到了一个充满故事、思想与人性温度的广阔世界。
“拾光读书会”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主办的高品质文化品牌活动,长期致力于推广深度阅读,搭建学者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