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谈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工行重庆分行同步与长安汽车旗下子公司达成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是国有金融机构与汽车央企的深度协同,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支持。
从行业背景来看,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网联、绿色低碳转型,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均需持续资金投入。中国长安汽车作为今年7月新挂牌的央企,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三大汽车央企之一,旗下涵盖整车制造、智能技术研发等业务板块,拥有阿维塔等多个汽车品牌,正推进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五大区域的全球化布局 。其在智能驾驶、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布局,以及旗下高端品牌的市场化发展,均需要稳定的金融支持。
具体来看,长安推进“北斗天枢2.0”计划,明确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同步布局天枢智驾、天域座舱等核心技术,全固态电池也进入功能样车阶段。目前,长安已组建近2万人研发团队,其中软件及AI人才超5000人,持续推进高阶智驾、多模态交互等技术落地。
长安旗下高端品牌阿维塔已完成多轮融资,搭载华为智驾等技术推进产品迭代,市场普遍关注其后续IPO进程。此次与工行深化合作,将为长安的技术研发、数智工厂建设,以及阿维塔的市场化发展与资本运作提供资金支撑,契合新央企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需求。
工商银行是国有大行。此次合作将聚焦汽车产业核心需求,提供包括研发融资、产业链金融、跨境金融等在内的综合服务。这类金融支持与汽车产业转型需求高度契合。当前,技术研发与全球化拓展已成为车企竞争核心,而金融机构的参与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障项目推进效率。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近两年,汽车央企与国有银行的战略合作已成为常态。今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已与中国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农行重庆分行同时与阿维塔、深蓝汽车等达成合作。此外,重庆农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也通过特色信贷产品,为区域内汽车产业集群提供近200亿元贷款支持。这类合作反映出金融资源向制造业重点领域集中配置的趋势,也体现了产融协同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汽车行业,此次工行与长安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了产融协同模式。金融机构通过精准对接汽车产业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攻克技术瓶颈、拓展市场空间;车企则以产业资源为依托,为金融服务提供应用场景,形成互利共赢的生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适用于头部企业,也为行业内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融资路径。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战略合作是汽车产业与金融业响应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将推动金融资源更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为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助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