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回购活动呈现持续升温态势。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推出大额回购计划,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回购增持贷款政策自2024年10月实施以来,已为超过674家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贷款金额达到1345.97亿元。这一政策工具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市值管理策略。
头部企业引领回购浪潮
中国交建作为基建领域的重要企业,于6月30日发布回购方案。公司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资金总额设定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上限为每股13.58元,实施期限为股东会通过方案后的12个月内。此次回购完成后,所有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体现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
盛新锂能同样展现出积极的回购态度。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进行回购,资金规模在4亿元至5亿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将回购期限设置为三个月,相比其他企业更为紧凑。回购价格上限定为每股17.75元,显示出公司希望快速完成回购计划的决心。
陕西金叶的回购提议来自实际控制人袁汉源。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袁汉源提议回购金额在4000万元至7000万元之间。这一提议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公司希望通过回购维护投资者利益,推动股票价值合理回归。
回购方案加速落地实施
紫光国微在回购实施方面表现突出。公司于6月27日完成首次回购,通过专用证券账户购入约77.55万股,成交金额接近5000万元。回购价格区间在63.67元至64.28元之间,严格控制在此前制定的价格上限范围内。该公司早在4月便通过董事会审议了回购方案,计划使用1亿元至2亿元资金进行回购。
盛美上海在首次回购前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公司将回购价格上限从99.02元提升至120元,随后以110.81元至115.49元的价格区间完成首次回购。此次回购涉及44.34万股,耗资约5000万元。价格调整反映了公司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变化,也为回购操作提供了更大空间。
多家企业获得了金融机构的专项贷款支持。海鸥股份获得工商银行常州武进支行不超过1.08亿元的贷款承诺,用于支持其6000万元至1.2亿元的回购计划。山鹰国际则获得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最高3亿元的专项借款承诺,借款期限长达36个月。这些专项贷款为企业回购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降低了回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