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现场,普惠金融联盟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以下简称“AFI”)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徐淑娴,以及政策管理负责人Ali Ghiyazuddin Mohammad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
徐淑娴对记者表示,在其工作中,过去15年间AFI网络本身已推动实施了920多项基于实证的政策变革。另一个值得分享的是,近年来AFI还率先倡导并支持成员国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普惠战略。
Ali Ghiyazuddin Mohammad则对记者表示,普惠型即时支付系统的发展是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关键趋势。此外,在过去15年里,AFI已将9亿至9.5亿人纳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现在普惠金融的重点转向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深度。
徐淑娴(左)和Ali Ghiyazuddin Mohamma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NBD:近期全球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AFI:谈到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我们看到的一个关键趋势是普惠型即时支付系统的发展。近几年内,全球就有近20个国家建立了即时支付系统,已有超过80个国家落地该系统。
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即时支付系统有着支持个人间转账、商户支付、政府缴费及政府补贴收款等多种应用场景,在推动金融普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这是我们当前观察到并预计将持续发展的关键趋势之一。
目前,我们也正从多个维度支持成员国发展即时支付系统,包括法律和监管框架、基础设施所有权结构等。许多监管机构成员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谁应拥有即时支付系统的基础设施?谁来运营?我们正通过同行学习机制帮助他们解答这些问题。
讲到中国,中国在即时支付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私营部门在中国境内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不过,中国的即时银行转账系统由央行主导,它不仅提供核心基础架构,还对发生的支付交易进行监督,确保无欺诈、无洗钱活动,并保障国内支付系统基础设施的核心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看到数字平台和“超级应用”的蓬勃发展,中国是率先开启这一变革的国家之一。而这一趋势正蔓延至其他地区,在东南亚,我们看到类似Grab这样的应用程序,不仅提供叫车、外卖服务,还通过平台提供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这种模式也在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扩散——许多提供支付和金融服务的核心移动支付机构,正转向“市场型模式”,通过应用程序不仅提供金融服务,还整合非金融服务。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到的全球趋势。
NBD:未来3到5年,哪些行业可能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AFI: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以及我们的监管机构一直专注于让服务不足的群体能够获得金融服务。
在过去15年里,我们已将9亿至9.5亿人纳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但现在普惠金融的重点转向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深度。事实上,这正是我们看到大量数字支付实际应用案例的领域。
例如,在农业领域,将农业价值链数字化,向小农户提供数字化支付服务、通过数字平台为小农户提供融资,这些都是我们预计未来将重点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医疗健康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包括医疗支付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平台提供保险服务等。科技也是我们看到的关键增长领域之一。除此之外,政府向各类弱势群体支付款项的数字化,也将成为我们未来日益关注的方向。
此外,我认为在我们的成员国中,全球范围内普惠型绿色金融的普及程度也将日益提高。我们看到,全球范围内与气候相关的紧急事件和灾害日益频发。审视我们的许多成员国(新兴市场经济体),它们正是受这些气候紧急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未来3至5年,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通过金融普惠来应对和缓解气候紧急事件,具体可能通过绿色金融政策来实现。我们正在支持成员国制定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并探索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结合。
NBD:随着普惠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中小企业可能会迎来哪些创新机遇,以及它们如何获得成本更低的融资?
AFI:我认为,从数字化为中小企业带来的新机遇来看,进入全球市场是一大亮点。过去,中小企业通常只聚焦于本地社区或所在省份的业务。但通过数字化,中小企业不仅能够有效触达全球市场、进行商品销售,还能通过数字支付完成交易、管理供应链等,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新机遇。
但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确保(金融)生态系统内存在良性竞争。这意味着超越传统金融服务范畴,允许金融科技公司、数字信贷机构等进入市场,让更多类型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参与其中,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进而在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确保贷款服务成本降低。
另一个核心要素是中小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数字化——当获客流程实现数字化、信用评估采用人工智能机制、贷款发放与回收实现数字化时,运营成本将大幅下降,这将使作为借款人的中小企业受益。此外,中小企业自身若能实现数字化,其数字足迹便可被金融服务提供商利用,从而有机会以更低成本获得金融服务。因此,良性竞争和数字化是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两大关键方向,具有巨大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