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傍晚,临近营业结束,一名老年客户来到中国银行广饶支行营业部的大厅要求办理银行卡。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范先生提及“利民慈善基金会”、“专项费用”、“国家机密”、“保密法十条守则”等敏感字眼,立即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工作人员判断这可能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新型诈骗。运控副职以核实“保密法”权威性为由,请范先生出示相关“守则”。查看其手机信息后,骗局漏洞尽显:真相逐渐暴露:所谓的“保密法”守则错别字连篇,组织会议链接实为钓鱼网站,“上级”通知语言混乱,夸大其词。这些明显破绽进一步证实了工作人员的判断,这是一个精心伪装的骗局。
为彻底揭穿骗局,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支行迅速启动警银联动机制,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反诈中心。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向范先生详细剖析骗术,列举同类案例,并出示确凿证据。经过耐心劝导,范先生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诈骗陷阱,并对银行和警方的有效干预表示衷心感谢。
此次成功堵截是中国银行员工专业素养和高度责任心的生动体现,也是“警银联动”机制有效防范电信诈骗的成功实践。中国银行再次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天上掉会长”,任何以“高薪职务”、“荣誉头衔”为诱饵,要求提供银行卡、转账或支付“认证费”、“专项费”的行为都可能涉嫌诈骗;凡是要求遵守“保密协议”、隐瞒家人的行为均需高度警惕,应提高警惕,谨防诈骗,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通讯员 刘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