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募集人民币基金,已经成为跨国PE们的新共识。
近日,KKR境内管理实体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基金类型为私募股权基金。这标志着KKR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正式落地。
开德时璞成立于2024年12月,注册地在上海浦东,由KKR香港公司100%控股。
其中,平安资本通过旗下母基平台——金嘉兴平汇利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3.27亿元,占79.79%,为第一大LP。
新加坡曹宝记(TPC)集团通过在华平台曹宝记(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0.6亿元,占14.63%, 为第二大LP。
施罗德资本则通过旗下海南三亚施罗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0.23亿元,占5.58%,为第三大LP。
通过出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外资GP+境内机构LP”组合。
在过去的2年里,放眼中国一级市场,除了KKR,其他几乎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全球PE巨头,包括华平投资、汉领资本(Hamilton Lane)、路威凯腾(L Catterton)、施罗德资本、亚赋资本(Affirma Capital)、博枫(Brookfield)、以及黑石、凯雷、CVC等,都已经募集过或正在募集人民币基金。
以本次LP之一的施罗德资本为例。其自2020年以来,就已经推出了至少4只人民币基金,总规模约30亿元人民币,投资组合已经涵盖多家中国顶级VC/PE机构。
很明显,募集人民币基金,已经成为跨国PE们的新共识。
输入以下数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