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洲总理访华成为了本地媒体的关注重点,特别是在针对两国对关键矿产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方面,而中国计划建造全球最大水力发电站一事,更是引发了澳洲资本市场对原材料板块(矿石企业)的投机计价。
但是,同样作为澳洲出口支柱之一的澳洲教育产业,却在近日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攻击,因为一组来自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不留情面地揭开了澳洲教育产业的遮羞布:
破纪录入境的大量留学生,正在“搬空”澳大利亚。
这组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2023~2024年间,在澳洲境内的国际留学生一共向海外汇款高达138亿澳元。要注意,这已经是扣除从海外汇款到澳洲的资金总量之后的数值,也就是净值。
138亿澳元是什么概念?
澳洲的红酒酿造及出口行业每年产值仅为110亿澳元
澳洲的老年居家看护服务产业同样是110亿澳元
以及整个澳洲的仓库和存储行业,年产值也不过120亿澳元
而国际留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相当于把澳洲红酒行业的所有产值全部搬走了。
这种往“老家”汇款的行为,正规叫法是“侨汇(remittance)”,通常指在境外打工的人将薪资通过汇款的形式送回本国。
而往“老家”汇款最凶猛的,就必然是近年来排山倒海一般涌入澳洲的印度留学生和各类移民。
对此,外汇牌价对比平台Money Transfers Australia的报告显示,印度留学生在过去一年里,一共向印度汇款近80亿澳元,占到了向海外汇款总比的57.97%。
80亿澳元又是什么概念?澳洲的整个百货商场行业(department store industry),也就是我们熟悉的Myer、David Jones、Kmart、Target等各大百货品牌全年产值的总和。
换句话说,印度人相当于把这一行业全年的经济产值,全部搬回了印度。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澳洲知名宏观基金(MB Fund)还收集数据并制作了一份图表,图表显示澳洲政府发放的学生签证数量,与每年净侨汇总值(net remittance)存在高度正相关性。
以2013年为例,澳洲政府发放约30万份学生签证,同年的净侨汇达到了77亿澳元。
到了2023年,学生签证的发放总量超过60万份,而净侨汇总值也达到了138亿澳元。
不仅如此,在2019~2021年间,由于疫情的影响,留学生签证数量骤降回30~35万之间,而同期的侨汇也骤降至54亿澳元左右。
可见,不少留学生来澳洲读书的同时,往家里汇钱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但是,像印度人这般登峰造极的,实属罕见。
那么,为什么过多的侨汇会影响澳洲经济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教育产业到底是不是澳洲第4大出口产业(前3大分别是铁矿石、煤矿、天然气)。
要找到这个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澳洲统计局(ABS)每年都对这些产业的总值进行排名,以2023~2024年为例,铁矿石出口总值达到了1,500亿澳元、煤矿为1,200亿澳元、天然气为850亿澳元,而教育产业则为510亿澳元。
如此看来,排名第4,确实实至名归。
但是问题又来了:矿石的总值,是通过出口矿石的数量(吨)乘以每次交割时的价格(现价或期货合约价),如此计算得出的总值非常清晰、可靠。
那么教育产业,是怎么计算的呢?
按照统计局的计算方法,是把入境的留学生人数,乘以人均生活费用(比如房租、餐饮、出行等),再加上学费。换句话说,就是把来澳洲读书的学生的学费,以及在读期间的所有消费相加。
这种统计方法,显然就存在诸多诟病,比如哪怕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家庭的留学生,他们所给澳洲带来的消费能力就截然不同——一个能够在澳洲一线城市CBD单人拿下周租2,000澳元公寓的,和一个需要和4个室友挤在某个郊区房的一间卧室里的,这两个留学生所能为澳洲经济带来的贡献,显然无法相提并论。
但是,这种采用平均值前提进行估算的,还不是最麻烦的地方。最麻烦的在于,这种统计方式里完全没有考虑到侨汇的因素。
换句话说,那些奔着来澳洲打工的“留学生”(本刊此前报道过大量印度假留学生大军入境澳洲),上低价的野鸡学校、“下饺子”式租房,以及超时打黑工,就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这个过程中,除了给野鸡学校的学费和租房子的均摊费用以外,几乎对本地经济没有任何贡献。
打黑工?偷税漏税、破坏本地劳动市场,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侨汇。
按照GDP的统计公式:GDP = C + I + NX
C是消费、I是投资、NX是净出口(出口总值减去进口总值),那么这些留学生所创造的,显然是负值。
不夸张的说,他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搬空澳大利亚。
下一个问题:这些每年高达数十亿澳元的侨汇,都去了哪里呢?
根据澳洲本地的印度媒体Indian Link的调查,这些钱都去了印度老家,为建设印度添砖加瓦了。
Indian Link的报道显示: “随着超过78万印度裔人口生活在澳大利亚,侨汇已成为连接两国个人与经济的桥梁。这些资金既帮助印度家庭支付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基本开支,也推动了印度各地本土经济的发展。”
不仅如此,该媒体还强调:“随着《澳印经济合作与贸易协定》(AI-ECTA)等协议的签署,印度与澳大利亚正加强战略、经济和文化联系,而持续增长的侨汇正是两国人民深厚羁绊的见证。”
最后,按照2025年澳元兑印度卢比的汇率来看,这种“深厚的羁绊”看来只会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