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欧盟27国竟然态度出奇地一致,对中资银行挥起了制裁大棒,还严禁这些银行与俄罗斯合作。
这还不算完,在这么敏感的时刻,欧盟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居然火速踏上访华之旅。这一连串的事件就像一部紧张刺激的国际大片,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先来说说欧盟制裁中资银行这事儿。欧盟对俄制裁方案里,赫然将中资银行列入黑名单,给出的理由是“被认为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有关”。
可这理由实在是站不住脚啊!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以及驻欧盟使团都反复强调,中国从来就没向冲突方提供过致命性武器,对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也是严格管控的。欧盟这突然来这么一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里面政治操弄的意味太浓了。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27国能达成这么“一致”的行动,背后少不了美西方压力的影子。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长期推动盟友对中国进行各种打压。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美国更是不遗余力地拉拢欧盟,把中俄正常经贸合作硬生生地污名化为“支持冲突”,逼着欧盟在对俄制裁上跟自己站在一起。这充分暴露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短视,从原本的务实合作,一下子滑向了战略竞争的泥潭。
面对欧盟这种无理的制裁,中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欧盟这举动“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中方肯定会采取必要措施来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不过呢,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这种内部分歧让欧盟在对华制裁这件事上很难形成统一又强硬的策略,也给中欧之间的谈判留下了一些可以周旋的余地。
就在中欧因为制裁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冯德莱恩访华的消息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很明显是欧盟试图缓和矛盾的一个信号。冯德莱恩这次来,一方面是想跟中方解释一下欧盟制裁的“合理性”,争取中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想推动中欧会晤,给双边关系定个调。
冯德莱恩(资料图)
中方对于这次会晤的态度很明确,对话可以,但必须有原则。外交部发言人已经说了,“反对单边制裁是中国的一贯立场,维护企业权益是中方核心关切”。要是欧盟在会晤的时候还是坚持错误的立场,那中方肯定会采取反制措施;要是欧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中欧还是有希望继续好好合作的。
这次中欧会晤预计会围绕几个重要的议题展开。首先是乌克兰危机,欧盟可能会想施压中方,让中方减少跟俄罗斯的经贸往来。但中方肯定会重申“劝和促谈”的立场,强调中俄正常贸易不应该被政治化。其次是经贸摩擦,除了金融制裁,欧盟最近对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发起的调查也会被拿到桌面上讨论,中方肯定会要求欧盟取消这些不公平的贸易壁垒。还有就是全球治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这些全球性问题,一直都是中欧合作的基础,双方肯定会探讨怎么在多边框架下协调立场,一起应对美西方那些“小院高墙”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美欧贸易博弈也在这时候来凑热闹了。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可让美欧贸易关系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了。德国5月对美出口环比下滑7.7%,创了三年来的新低,可见美国关税对欧盟经济的冲击有多大。欧盟内部因为这件事也闹得不可开交,法国主张强硬反制,德国则呼吁避免升级,冯德莱恩没办法,只能把原定于7月14日的反制措施推迟到8月初。这也让中欧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复杂了。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现在面临着一个“战略困境”。一方面,它得迎合美国的“价值观外交”,在对俄、对华问题上跟美国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它又实在承受不起和中国“脱钩”带来的经济代价。冯德莱恩这次访华,说到底就是想在美欧和中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欧盟争取一点“战略自主空间”。既不得罪美国,又能继续和中国合作,获取经济利益。
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就看欧盟能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了。要是欧盟能停止把中俄正常合作“污名化”,用平等的态度和中方对话,那中欧经贸合作还是很有希望回到正轨的。可要是欧盟还继续跟着美国瞎折腾,把制裁当成常态化的手段,那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全球贸易也会变得更加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