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份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以来,各类市场主体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不仅规模不断攀升,发行节奏也持续加快。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全市场已累计发行科创债814只,发行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充分体现出市场对科创领域融资需求的积极响应。
截至8月27日,参与发行科创债的银行机构数量已扩容至34家,发行总规模达2273亿元。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覆盖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具体来看,国有大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凭借资金实力,发行规模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家国有大行合计发行规模达1150亿元;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6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合计发行规模为550亿元。
与此同时,部分区域性城商行对科创债发行也表现出较高热情。截至目前,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徽商银行等18家城商行已陆续参与发行,合计发行规模达515亿元,成为服务区域科创企业融资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