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交易员们屏息凝神,紧盯屏幕上的每一丝波动。这只代码为NVDA的股票,此刻已成为4.4万亿美元市值的巨大杠杆,撬动着全球科技的神经。
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AI芯片霸主英伟达交出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成绩单。营收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高于市场预期的460.5亿美元,但却创下了自2023年生成式AI热潮以来的最慢增速。
数据中心业务作为增长引擎贡献了411亿美元收入,略低于分析师预估的413亿美元。由于未向中国出货H20芯片,导致减少约40亿美元销售。财报公布后,英伟达股价盘后一度下跌5%。
市场焦点,为何全球瞩目英伟达?
英伟达已不再是单纯的股票,而成为了全球科技行业的晴雨表。作为全球AI芯片市场的绝对领导者,英伟达的业绩已超越单一公司层面,成为整个科技行业乃至市场情绪的风向标。
期权市场数据显示,交易员们预计英伟达财报后将出现约6%的价格波动,对应市值变动近26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许多国家全年GDP总量,足以显示其市场影响力。
英伟达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高达8.1%,远超其他成分股。这意味着它的每一个波动都会直接牵动整个指数的走势,进而影响全球资金的配置方向。
产业核心,AI浪潮的基石与推手
英伟达的财报受到如此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其处于AI产业最核心的位置。微软、谷歌、Meta和亚马逊这四大科技巨头预计今年将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上整体支出3500亿美元,2026年将超过4500亿美元。
这些科技巨头的AI野心构筑在英伟达的芯片之上。英伟达生产的图形处理器广泛用于训练支持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等产品的模型。
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80%-90%,几乎垄断了AI训练和推理市场。这种市场地位使其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浪潮下最核心的受益者。
增长轨迹,从黑马到巨无霸的蜕变
英伟达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2021年,英伟达的市值仅为5000亿美元,四年间暴涨近八倍,增速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的60%涨幅。
从营收来看,英伟达已从2024财年的约270亿美元飙升至2025财年的1305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的营收有望接近2000亿美元。
这种爆炸式增长源于生成式AI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GB200芯片推理性能较上一代提升25倍,成为支撑ChatGPT、Bard等大模型的“数字心脏”。
生态护城河,技术之外的真正壁垒
英伟达的霸主地位不仅来自硬件优势,更源于其构建的完善生态系统。其CUDA软件生态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开发工具和平台,降低了开发门槛。
CUDA生态已覆盖全球4400个AI模型,开发者迁移成本极高。2025年最新发布的CUDA 4.0平台将硬件性能利用率提升至92%,软件服务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18%攀升至35%。
通过收购Mellanox获得的高速网络技术,更使英伟达在超算集群领域形成近乎垄断的地位。这种硬件+软件+生态的全面布局,构成了英伟达难以撼动的护城河。
地缘博弈,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中国市场一直是英伟达面临的最大变量。自拜登政府于2022年限制在华销售先进AI芯片以来,英伟达的中国营收问题就一直存在。
特朗普政府近期允许英伟达和AMD在向美国政府上缴15%营收的条件下恢复对中国市场的AI芯片销售。
然而,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出于未来面对美国的科技打压,中国在避免使用其低端效能的H20,进而寻求国产替代。
华尔街对于第三财季英伟达营收预测区间相差约150亿美元,是二季度最高与最低预估差距的两倍,凸显出市场对于H20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前景预期大相径庭。
未来展望,5万亿美元市值之路
尽管增长放缓,但华尔街分析师们依然看好英伟达的长期前景。仅上周就有至少九位华尔街分析师上调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不少分析师从谨慎转向积极看涨。
瑞穗、KeyBanc均将英伟达目标价上调至215美元,TD Cowen与Cantor Fitzgerald予以的目标价则分别高达235美元与240美元。Loop Capital更是给出了250美元的华尔街最高目标价,对应市值超过6万亿美元。
推理端带来的AI算力需求堪称“星辰大海”,有望推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市场持续呈现指数级别增长。“AI推理系统”也是黄仁勋认为英伟达未来营收的最大规模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篇:人民币长期当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