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末,中行总资产为36.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3%。上半年,中行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张威
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总资产为36.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3%。其中,上半年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41万亿元,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
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5%。其中,客户存款25.64万亿元,占总负债比重上升0.78个百分点至76.16%。
根据分红预案,中行拟派发中期现金分红352.50亿元,分红比例30%。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净息差为1.26%,较上年末下降14个基点,创上市以来新低。受此影响,该行利息净收入下降5.27%。
同时,该行非利息收入增长26.43%,占营收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境外机构税前利润贡献度达到29.76%,同比提升2.12个百分点。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行行长张辉表示,该行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增势良好,同比增长超70%(76.01%),有效对冲了净息差下降对营收的影响,实现全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
展望下半年,张辉表示,中行与其他银行同业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压力和挑战,将从三方面推动经营业绩保持整体平稳:一是在境内低利率环境下,中行将持续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二是抢抓境外利率“窗口期”,努力提升境外业务综合价值贡献;三是持续加大对普惠、消金等重点领域风控力度,夯实重点领域风控能力建设。
非息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
2024年上半年,中行营收同比增长3.76%,增速在国有大行中排名靠前。
从营收结构来看,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为2148.16亿元,同比下降5.27%;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加238.71亿元,增长26.43%。
截至2025年6月末,非利息收入占中行营业收入比重为34.71%,同比提升6.23个百分点,是该行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67.91亿元,同比增加39.31亿元,增长9.17%,这主要是代理业务、托管和其他受托等业务收入增长较好。
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行副行长蔡钊透露,受资本市场活跃度上升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该行境内外财富管理收入持续增长。
在境内,基金代销手续费增长4.0%,代销理财手续费增长3.3%,贵金属收入增长37%,保险的代销量和手续费变动大幅向好。
在境外,该行把握港股市场活跃、投资市场转暖机遇,港澳地区机构保险、股票、基金等代理类手续费增长翻番,投行资管类综合公司手续费以及保险类综合公司的保险服务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上半年其他非利息收入为673.96亿元,同比增加199.40亿元,增长42.02%,主要由于该行上半年汇兑收益、贵金属销售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
其中,上半年该行汇兑收益达162.59亿元,同比增长约134亿元;贵金属销售收入达161.18亿元,同比增长约43亿元。
三方面应对息差收窄
利息净收入是商业行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Wind数据显示,中行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了3.09%,今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进一步下降5.27%,降幅有所扩大。
这主要与该行净息差下行有关。截至2025年6月末,中行净息差为1.26%,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14个基点,在四大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对此,张辉表示,中行净息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以来LPR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以及美联储降息,导致资产收益率下降快于负债成本等因素。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行主要从两个方面应对降息影响。
一方面,强化存款成本管控,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33个基点至1.86%;另一方面,优化业务结构,债券投资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占比提升2.40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在境内人民币发放贷款和垫款中的占比为72.51%,保持较高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中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外汇业务优势,通过外汇掉期对不同币种资产负债错配进行主动管理。如果还原外币掉期业务影响,集团净息差水平将提升约3BP(基点),较上年降幅约为12BP。与同业趋势保持一致。”张辉称。
展望下半年,张辉认为,境内银行业整体面临低利率环境,美元降息预期升温,银行业净息差仍将面临一定的收窄压力。
为此,中行将从三方面予以应对:一是持续加强存贷款管理,有效对冲LPR下行压力;二是把握美元利率高位时机,进一步加大外币债券投资力度,提升外币资金运用效率;三是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助力稳定集团净息差。
境外非利息收入增长超70%
在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境外业务对该行业绩表现影响较为显著。
根据半年报,中国银行的机构布局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分地区来看,上半年,中行境内机构营收为2514.55亿元,占比76.25%;境外机构营收约783.13亿元,占比23.75%。
其中,境外机构营收大头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在港澳台地区营收为630.60亿元,同比增长99.2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也从上年同期的16.68%上升至19.12%。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境外机构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0.29%,在集团中的贡献度分别为23.77%和29.76%。
“中行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增势良好,同比增长超70%(76.01%),有效对冲了净值息差下降对营收的影响,实现全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张辉表示。
接下来,中行将打造以港澳为主体、多极发展的全球化新格局。“持续巩固港澳地区领先主流银行优势,做大做强中银香港业务,把东南亚一体化发展作为集团全球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同时结合各区域差异化特点,不断拓展利率环境更具吸引力的市场业务,更好地分享高增长经济发展红利。”
责编 | 要琢
截至6月末,中行总资产为36.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3%。上半年,中行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
上一篇:中国银行:同意聘任刘承钢为副行长
下一篇:白银期货涨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