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消息,据韩国媒体《The Elec》引述日本瑞穗证券最新报告指出,苹果首款折叠式 iPhone 可能延后至 2027 年发表,原因在于苹果仍需更多时间针对铰链与其他关键零组件确定最终设计与规格,使原定 2026 年量产、9 月发售的时程难以达成。
瑞穗证券在14 日释出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苹果要在 2026 年第三季完成量产并同步推出折叠机并不容易,因该时期正值 iPhone 18 系列新品上市阶段。
报告显示,苹果折叠手机的面板预估产量已从原本的1,300 万片逐步下修至 900 万片,即便苹果维持原计划在 2026 年推出,首年成品产量恐仅 500 至 700 万支。
苹果折叠 iPhone 的显示面板将由三星显示全数供应。报告显示,苹果折叠手机的内荧幕尺寸为 7.58 吋、外荧幕为 5.38 吋,并采用多项新技术,包括去除偏光片的 CoE(Color filter on Encap)、开孔荧幕设计以及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TFT。
其中,CoE 技术自 2021 年的 Galaxy Z Fold 3 起即导入使用;开孔荧幕自 2023 年 iPhone 15 系列 首见,而 LTPO TFT 今年已全面搭载于 iPhone 17 系列 全系列产品中。
除折叠手机外,报告也提到苹果折叠MacBook 笔电的开发进度正在重启,产品尺寸约为 18.9 吋,但最快也要 2028 至 2029 年才可能推出。瑞穗证券指出,相关时程仍须视折叠手机的市场反应而定。
报告中也同时预测,苹果将自 2026 年起改采春秋双发表制度,届时秋季将推出由 Pro、Pro Max、Air 与折叠款组成的 iPhone 18 系列,而 iPhone 18 基本款则将于隔年春季与 iPhone 18e 一同上市。
报告预估,苹果2026 年整体 iPhone 出货量将达 2 亿 2,900 万台,较 2025 年预测的 2 亿 4,600 万台减少约 7%。即使折叠机顺利量产,年产量仍仅 500~700 万支,远低于一般 iPhone 基本款上市首年的 2,000 万支规模。
不过瑞穗看好2027 年产量可望反弹至历史高点 2 亿 5,200 万台(相当于 2015 年水平),届时苹果将迎来 iPhone 发表 20 周年,并预期折叠机售价将有所下调。
在现行机种部分,瑞穗证券指出,iPhone 17 系列整体销售表现稳健,仅 Air 机型略逊。其中 Pro 与 Pro Max 较去年同期销量略增,基本款成长明显,供应链甚至考虑扩产。
瑞穗并调整生产预测,iPhone 17 Air 减产 100 万台,基本款增产 200 万台、Pro 增产 100 万台、Pro Max 增产 400 万台,使整体产量自原先预估的 8,800 万台上修至 9,400 万台。
可联系我们了解报告详情
联系我们
马女士 Ms. Ceres
Email:CeresMa@cinno.com.cn
CINNO 公众号矩阵
扫码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我是CINNO最强小编, 恭候您多时啦!
CINNO于2012年底创立于上海,是致力于推动国内电子信息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国内独立第三方专业产业咨询服务平台。公司创办十二年来,始终围绕泛半导体产业链,在多维度为企业、政府、投资者提供权威而专业的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业资讯、市场咨询、尽职调查、项目可研、管理咨询、投融资等方面,覆盖企业成长周期各阶段核心利益诉求点,在显示、半导体、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及关键零组件等细分领域,积累了数百家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欧美等高科技核心优质企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