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行情软件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今天大宗商品市场有点“冷”——油价刚连涨四天就歇了,铜铝这些基本金属跟着往下走,连一向抗跌的金价也掉了不少,这波集体调整到底是短期波动,还是该警惕趋势变了?作为干了20年财经、专做中长线的老炮,帮主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油价,昨天WTI直接跌到61美元以下,跌了0.8%,把之前四天的涨幅吐了不少。核心原因就俩:一是美元最近涨得太猛,都到五个月新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一贵,买的人自然少;二是大家都在担心供应过剩,OPEC+上周末说第一季度不增产,本想稳市场,可架不住交易员心里有谱——彭博数据显示俄罗斯原油出口虽因制裁跌了点,但Gunvor的CEO说得实在,“被扰乱的俄罗斯原油总能绕路进市场”,供应端的压力根本没真减下来。帮主得提醒一句,今年WTI已经跌了近16%,OPEC+增产的影响还在,短期想大涨确实难。
再看基本金属,最显眼的是铜价,昨天一度跌了2.4%,最后收跌1.8%,报10663.5美元/吨。之前大家都担心铜供应不够,结果智利国家铜业一释放利好,供应担忧就缓解了;加上美联储官员又开始“打太极”,芝加哥联储行长说更担心通胀,利率怎么走没个准,交易员不敢轻易下手,铝、镍这些金属也跟着普跌,整个板块都有点“没方向”。
最后说金价,昨天跌得也不少,现货跌了1.7%,到了3934美元/盎司。金价这波跌,跟美元走强脱不了关系,更关键的是美联储的态度——之前大伙都盼着降息,金价从8月底涨了不少,可现在美联储态度谨慎,降息预期松了劲,盛宝银行的策略主管也说,就是“美联储谨慎+美元走强”拖累了金价,连白银也跟着跌了2%。
但咱做中长线的,别盯着单日涨跌慌神。帮主跟你说个核心逻辑:这波大宗商品集体“降温”,更多是短期因素在搅局——美元短期冲高、供应预期变了、美联储政策没明牌,这些都不是长期趋势的改变。比如铜价,它跟全球工业复苏绑在一起,要是后面制造业真起来了,需求上去了,现在跌下来反而是机会;黄金的避险属性也还在,等降息信号明确了,或者有地缘风险,它还是能扛住。
给大伙几个中长线的小建议:第一,看原油别光听OPEC+喊口号,得盯实际供应,比如俄罗斯原油出口是不是真减了,等供应真收紧了再布局;第二,基本金属优先选跟“硬需求”挂钩的,像铜这种跟新能源、工业复苏相关的,避开纯炒概念的;第三,黄金不用急着抛,也别盲目抄底,等美联储态度再明朗点,或者回调到关键支撑位,再动手不迟。
总之,大宗商品市场就像农时,有涨有跌才正常,短期波动都是给中长线选手“辨真金”的机会。帮主做了20年财经,见过太多这样的调整,最后跑赢的,都是那些盯着长期逻辑、耐得住性子的人。今天就唠到这,咱们下期接着聊市场里的机会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