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台积电在中国台北的股价已飙升36%。这一涨势已将其在台湾加权指数中的权重推高至近43%,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中的权重也达到近12%的新高。
然而,据彭博11月12日报道,这一局面直接影响了规模超1000亿美元、以MSCI指数为基准的基金。由于欧盟的UCITS规则及台湾本地法规普遍将单一股票的持仓上限设定为资产净值的10%,这些主动型基金无法足额配置台积电,从而产生了巨大的业绩落后风险。相比之下,被动型指数基金通常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来匹配基准权重。
“我们持续低配台积电,并非出于投资信念,而是源于结构性限制,”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深投资组合经理Roxy Wong表示,“对我们来说,真正的风险在于低配本身。”
为应对这一挑战,一些基金经理转向投资鸿海精密或日月光投控等被视为台积电价值链一部分的公司,或使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来对冲。然而,这种策略存在明显局限。
“对于投资组合经理来说,管理如此大的指数成分股风险是很有挑战性的,” Eastspring Investments Ltd.的投资组合经理John Tsai指出。
分析认为,虽然这些替代标的可能受益于同样的人工智能驱动因素,但它们难以复制台积电凭借其尖端芯片制造业主导地位所带来的强大定价能力、盈利质量或业务韧性。
正如Roxy Wong所言,要找到一个能复制台积电市场地位、增长轨迹和稳定性组合的代理标的极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