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港交所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民生银行(股票代码:600016)近期再度吸引市场关注。其大股东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立业”)通过场外交易增持约1.99亿股H股,0.455%。据悉,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业集团”)旗下企业。
此次增持后,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达4.945%,即将触发5%举牌线,为该行第四大股东。
2023年三季报
2024年一季报
这一行为不仅是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表达,也被视为市场资金流向的积极信号。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立业集团自2023年9月末首次现身民生银行大股东之列以来便持续增持,从民生银行2023年三季报来看,彼时的立业集团以3.37%的持股比例首次进入前十大股东行列,位列第七位。截至2024年一季报,立业集团持股比例已提升至4.49%,股东排名跃升至第四位。从市场行为角度来看,立业集团的持续增持也显示出其对银行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
主力资金突袭,背后释放哪些信号?
根据港交所披露,立业集团此次增持均价约为每股2.624港元。增持后,其持股比例距离5%的举牌线仅差0.055个百分点。随着持股比例提升,市场对民生银行的关注度也在增加。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立业集团的增持可能引发更多机构投资者的跟进,进而推动股价上涨。
2024年年报
2025年一季报
回顾民生银行股东变化,2024年年报显示立业集团持股已在不断增加。至2025年一季报,该行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稳定在4.49%。
不过,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当时的公开报告中未单独列示相关持股信息。此次其突然增持H股,无疑将市场对民生银行股权结构的关注度提升到新高度。
除香港立业集团外,民生银行股东结构近年来持续动态变化。泛海集团曾为重要股东,在2023年三季报时以4.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东。但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在今年4月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股东名册,泛海集团仅持有1股该行股票,已非主要股东。
中国民生银行关于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报送持股百分之五以上股东核准申请暨主要股东拟增持本行股份的公告
2024年12月,刘永好及其掌控的“新希望系”抓住机会,通过南方希望实业、新希望六和投资、新希望化工连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并完成举牌。至此,“新希望系”跃居该行第二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为5.27%。
此外,四大AMC之一的中国长城资产也进入视野。在民生银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现任中国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已被提名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该行董事会秘书、副行长李彬回应称,根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持有3%以上的股东有权提出董事候选人,目前长城资产已经达到该标准,所以该行董事会同意提名其为董事候选人,并且提交本次股东会。
民生银行业绩概况(来源:东方财富)
财务业绩稳步向好
在财务业绩方面,民生银行近年来的战略转型成效逐步显现。董事长高迎欣在股东会上表示,银行对业务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全面转向基础业务和产品,聚焦客户拓展和基础夯实。行长王晓永称,该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超出预期。
数据显示,该行2021年到2024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累计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现金回收率达到了27.7%,累计实现了核销资产现金回收345.7亿元。
关于东方集团和泛海集团的相关不良资产,黄红日在6月26日的民生银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东方集团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亿元。同时,相关贷款的担保物系北京地区土地、商业房地产等抵押物,抵押率较为充足。截至今年5月末,该行向法院就东方集团5笔案件提起诉讼,并且完成了相关财产的保全。该行表示,预计相关诉讼损失金额将不会太大,但具体金额需考虑案件的进展。
“泛海系”贷款方面,黄红日介绍称,截至2024年末“泛海系”在该行贷款余额为184.84亿元,主要担保物为武汉地区土地,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抵押,包括部分商业地产和股权质押。截至今年5月末,民生银行与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的2笔诉讼已经发布立案执行公告,与泛海控股集团的6笔诉讼已取得生效判决和予以执行的立案。黄红日表示,“泛海系”在该行的存量违约贷款,抵押率较为充足,随着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相关资产回收或有所提高,但仍需观察外部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