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0日 09:40,中证银行指数(39998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杭州银行(600926)领涨1.06%,江苏银行(600919)上涨0.99%,中国银行(601988)上涨0.72%;招商银行(600036)领跌。银行ETF指数(512730)上涨0.12%,最新价报1.73元。
消息面上,银行业反内卷加速,在7月广东打响银行保险业全面“反内卷第一枪”之后,近日,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多地银行业协会接连跟进,剑指高息揽储、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问题,呼吁辖内银行机构跳出低水平价格战。从机构来看,工商银行在年中工作会上明确要求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成为首家将“反内卷”列入下半年工作重点的国有大行,标志着银行业规范竞争秩序的行动进入新阶段。
机构指出,银行的核心逻辑还是在于短期的风险偏好,目前还是风险偏好和分母端的影响,分子整体影响不大。历史经验看,只有分子大幅改善或者大幅下跌,对应经济大幅上行或下修的时候,银行走出由分子定价的行情,目前还是配置资金主导的分母逻辑。这一轮指数冲高的过程,银行一直处于回调状态,下跌幅度超过7%,大行的股息率重回4%以上,后续如果市场冲高回落,资金或重新切换回银行板块。利润方面,以往的经验看,银行一季度的压力都是最大的,二三四季度息差各方面都会有所企稳。从监管披露的数据看,银行净利润出现了拐点,截至25Q2,商业银行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1.2%,环比+1.1pct,终止了23Q4以来的趋势性下行态势。净息差小幅收窄1BP,负债端成本改善料继续给予较强支撑。25H1商业银行净息差1.42%,环比25Q1下降1BP,截至25Q2,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3.8pct。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全指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再以进入各一、二、三、四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证全指行业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招商银行(600036)、兴业银行(601166)、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农业银行(601288)、江苏银行(600919)、浦发银行(600000)、民生银行(600016)、平安银行(000001)、上海银行(60122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8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