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透社10月7日的独家报道,近期,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商开始要求印度的国有炼油厂用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更有消息称,作为印度最大炼油商的印度石油公司,已经用人民币支付了两到三批俄罗斯石油货物。
为什么印度这么轻松就接受了这一要求呢?原因很简单——价格便宜的俄罗斯石油给了印度巨大的经济诱惑。
在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每天向印度供应175万到180万桶原油,占印度总进口量的35%至40%。而在2024年,印度购买的俄罗斯石油总额将超过470亿美元,接近其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每桶价格68.9美元的俄罗斯原油,比沙特的77.5美元便宜近10美元,比美国的74.2美元低了5美元多。这个价格差,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这种便宜让印度的炼油厂转手将石油卖给欧洲,差价足够修建几条地铁线。而全年,这种节省预计将达到近170亿美元,成为印度经济的一剂“救命稻草”。
然而,印度在支付方面的困境也不容忽视。过去,印度在国际结算中主要使用美元、迪拉姆和人民币,但印度一直不愿意直接使用人民币,主要是担心受到美国的制裁。因此,印度曾试图用“石油卢比”进行交易,期望俄罗斯能接受卢比支付,但俄罗斯显然并不接受这一提议。俄罗斯坚持要求支付使用人民币,甚至直接要求印度将迪拉姆转换为人民币,最终俄罗斯通过人民币直接兑换卢布。
这种局面改变的速度也很快。2024年初,人民币在俄印石油贸易中的占比几乎为零,而到了2025年中期,人民币的占比已增至12%。FIEF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5%,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俄罗斯来说,选择人民币结算非常简单直接。美元是制裁的工具,而迪拉姆只是中间的繁琐环节,最终,只有人民币可以作为“硬通货”在国际贸易中顺利流通。通过中国银行的支付系统,人民币可以方便地在上海和香港兑换,这比使用迪拉姆省去了2%到3%的成本。
此外,印度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美国的巨大压力。美国的制裁使得印度的纺织和制药行业承受着50%的惩罚性关税,而俄罗斯的183艘油轮也被列入制裁名单,75艘曾经给印度供应石油的船只被封杀。印度曾考虑从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家进口石油来替代俄罗斯石油,但美国早已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制裁,导致印度不得不放弃这些替代选项。
虽然印度石油部长仍然坚持认为“这是主权选择”,但印度石油公司已悄然接受了人民币支付的现实。从2021年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比例为12%,到2024年已经达到37.6%,这一依赖度不断增加。而印度从最初抵制人民币结算,到如今主动接受人民币付款,显然在这场货币博弈中逐渐败退。
随着俄罗斯油轮上装载着人民币付款账单驶向印度,印度的炼油厂也开始计算卢比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差异。美元的霸权正在被一桶桶俄罗斯原油的交易逐渐冲击和削弱,人民币的崛起,从每一笔石油交易中显现出其实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