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只是“看上去很美”?
创始人
2025-10-22 22:29:59
0

银行理财只是“看上去很美”?

半月谈记者 王淑娟

“宣传页写着年化收益率5%,买到手后实际收益率有2%就不错了……”尽管在降息的大背景下,投资者不得不选择一定的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产配置,但一些银行App上的“理财刺客”“橱窗戏法”严重削弱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信任。

展示“最高”,藏起“最准”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站上了30万亿元的关口。然而,在规模创新高的同时,部分银行理财乱象也被诟病。

“年化收益率展示虚高”,就是乱象之一。半月谈记者查阅各大银行App后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区间收益率展示如同变戏法一样,哪个数值高展示哪个,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某家股份制银行的App理财展示页面,其代销的一款R2较低风险理财产品在首页展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4.5%”,进一步点击才可以看到,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仅为1.59%。

在某大行App上,其代销的一款R2较低风险类理财产品,首页显示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5.09%,页面后,才可以看到业绩比较基准为2%至2.5%(非实际收益率),再进一步点击隐藏页面才可以看到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仅为1.79%。

在微众银行App上,某款180天周期的华夏理财产品只有成立以来年化、近一年年化、近六个月年化的收益率展示,看不到近三个月年化和近一个月年化等更有参考性的收益率展示。此外,由于此款产品到期后默认安排为自动滚存而不是一般产品满期后自动赎回,因此极易导致该理财产品在投资者不知情情况下自动滚入下一个180天周期,且因该类产品锁定期长,又为固收增强类产品,回撤和波动相对较大,极易导致投资者收益乃至本金损失。

亮眼收益率“昙花一现”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七日年化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据不完全统计,银行理财业绩展示形式多达十几种,缺乏统一标准的信息披露机制,让普通投资者一头雾水。特别是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加大,导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业绩表现与展示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进一步出现较大偏差,不少投资经验不丰富的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者产生收益预期误读。

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展示表述名词和概念较多,投资者理解、选择难度大;另一方面,银行选择性地切换产品业绩展示维度,往往只呈现“最佳收益率”,给投资者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假象,导致投资者体验差。此外,还有一些新发理财产品是“打榜产品”,因起初产品规模较小,资产配置更为灵活激进,理财公司可能会集中力量拉高产品成立后10天内或封闭期内的收益,从而更容易有“亮眼”的收益率展示,但当投资者纷纷购入、产品规模变大后,其收益率常常大幅回落。社交平台上,不少投资者表示,收益好的看得到买不到,如果放开额度买到了,那收益肯定很快下降。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表示,一些银行在展示理财产品业绩时确实倾向于突出表现较佳时段,这一做法旨在吸引投资者关注,但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误导,因为它们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产品的长期表现或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曾有投资者吐槽,某银行App代销的理财产品日收益率和当日收益都不展示,需要投资者每天截屏对比前一天的资金额自己计算。半月谈记者体验后发现,虽然近期该银行已经开始尝试在App上增加日收益显示,却非常难找到,且直观反映理财产品日收益变化的单位净值仍需投资者自行计算。

另有投资者反映,银行App除了理财产品收益率展示玩猫腻外,还会以各种白名单、黑名单形式把投资者划分为“三六九等”,除了常规的私行理财、新客新增资金理财外,有些银行新发理财产品只展示给特定投资者,甚至在新发时就已售罄。还有的投资者说,想买好一点的理财产品需要投资者向理财经理要“额度”……这些因素加剧了投资者在各大银行间的“跳跃”,他们日益倾向于投资短期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发售的信息披露同时存在极大问题,不仅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甚至合同条款也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

有投资者反映,现在有很多较高风险如R3类的理财产品会收取产品超额业绩报酬,一般以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中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上下限之和除以2)为标准计算。但是,此类产品的业绩上下限往往定得很低,这意味着产品的风险由投资者全部承担,哪怕产品收益很差,一般也能达到合同标准。可一旦产品收益稍好一些,就会被产品管理者收取额外20%、40%甚至60%以上的超额业绩收益费。

此外,有的银行没有尽到理财产品投资者的告知义务。如有投资者反映,其购买的某银行理财产品的格式条款互相矛盾,产品合同第7条在产品超额业绩报酬后面标注“不收取”,但第8条又列出投资者份额持有期区间超额业绩报酬一项。而且,不到赎回时不知道该产品是按20%、40%还是60%收取超额业绩报酬。

半月谈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相关银行得到的回复是,上述条款冲突因合同条款固定格式造成。

监管虽有规章,效果仍然不彰

“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开启了打破刚性兑付的漫漫净值化转型之路。从估值整改,禁止银行理财公司通过自建估值模型、以丰补歉等途径平滑净值曲线,到今年千万元级别的罚单落地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再到今年7月最新发布的《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种种迹象表明,监管方不再容忍模糊边界。

理财产品业绩展示一直是市场各方比较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早在2023年1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就已经发布《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不得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产品未来收益,不得刻意选择性展示理财产品特定区间或部分区间的过往业绩等。但这几年来,“新品打榜”“选择性展示”等银行理财销售行为仍然存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与实际收益率之间存在差异,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的正常现象。这种差异既反映市场波动和产品管理的复杂性,也考验着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和商业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研发与投资能力。

当理财产品都必须用“真净值”说话时,管理人的“真能力”也必将迎来市场的考验,这也将是资管市场竞争秩序净化的重要一环。

相关内容

沪金期货:连涨后“熄火”,...
【沪金期货连涨后“熄火”,长期牛市逻辑待察】沪金期货在创纪录连涨后...
2025-10-23 01:40:43
沪金期货主力合约跌幅震荡收...
沪金期货主力合约跌幅震荡收窄至1.35%,现报936.42元/克。...
2025-10-23 01:40:42
沪金、沪银等期货:10月2...
10月22日|沪金跌2.31%,沪银跌0.64%,沪铜涨0.34%...
2025-10-23 01:40:42
上海黄金回收|今日金价|高...
周末整理首饰盒时,徐汇的李同学翻出了妈妈结婚时的金项链 —— 链身...
2025-10-23 01:40:40
金价银价为何急跌?分析人士...
金银市场销量下降,相关股票大跌,此次国际黄金和白银价格从历史高位大...
2025-10-23 01:40:39
英华号周播报|金价破“4”...
# “ 当期热文 NO.1 德邦基金 NO.2 招商证券投教基地 ...
2025-10-23 01:40:36
金价为何罕见暴跌?高盛解读...
连续数周的强劲涨势戛然而止,昨日金银市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 1...
2025-10-23 01:40:32
惊魂一夜!金价大跌5.39...
“横盘了!” “这种极端的行情就别玩期货,来来回回容易拉爆。” “...
2025-10-23 01:40:31
金价,继续“跳水”
现货黄金在昨日(21日)大跌之后,今天盘中再次直线跳水。截至发稿,...
2025-10-23 01:40:28

热门资讯

沪金期货:连涨后“熄火”,长期... 【沪金期货连涨后“熄火”,长期牛市逻辑待察】沪金期货在创纪录连涨后突然“熄火”。 市场关注本轮下跌与...
金价银价为何急跌?分析人士:此... 金银市场销量下降,相关股票大跌,此次国际黄金和白银价格从历史高位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哪些?未来走势如何?...
“黄金缕”展:下肢扭转180度...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梦蝶轩古代金器展”22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请跟随首都博物馆策展人赵婧...
闪崩!黄金大周期,还在吗? 21日晚,贵金属“跌声一片”,现货黄金盘中下跌超6%,创2013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9天前刚突破41...
镇康县杰德建材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镇康县杰德建材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豆德生,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五华区茶兜茶叶经营部(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五华区茶兜茶叶经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丽萍,注册资本5万人民...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 钛媒体App 10月22日消息,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沪金跌2.31%,沪银跌0.64%,沪...
国际金价高台大跳水,郑州金饰价...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昨晚大盘跌了。所以今日金价下降到了1228元/克,比昨天(1285元/克...
现货白银日内跌破48美元/盎司... 每经AI快讯,10月22日,现货白银日内跌破48美元/盎司,跌幅1.3%。 每日经济新闻
黄金、白银,突然暴跌!网友惊呼... 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 国际贵金属市场遭遇剧烈震荡 现货黄金价格单日暴跌5.3% 创下2020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