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3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中国出口商注意到一种悄然蔓延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尤其是来自东南亚、中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客户,正主动提出在贸易订单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贸易展会。
据报道,柴油发电机制造商福州金钥匙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王丽琳(音)说,近两年来,公司的人民币结算量明显上升。
她说:“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客户都要求我们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我们也鼓励这些市场的新客户考虑使用人民币。”
王丽琳表示,人民币结算订单目前占公司出口总额的10%至20%,高于去年的个位数。
她还说:“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在她看来,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扩大与更广泛的产业动态密切相关。
她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数据中心项目经常由中国供应商承建。这在海外推动了我们的负载箱产品和人民币结算订单。此外,发展中国家仍缺乏充足的电力基础设施,这让柴油发电机至关重要。”
报道称,根据中国建设银行9月份发布的《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受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关税壁垒升高和美国利率周期波动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交易中对美元的依赖有所下降,这加速了本国货币和地区货币在贸易和投资结算中的使用。
报告还说,上述趋势在全球南方经济体中表现尤为显著。其中,东南亚、中东、非洲和中亚国家越来越接受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
报告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去年,在全球南方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降至58%,较2020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创20年来新低。
据一家总部设在江苏省的电动三轮车制造商的销售代表说,在非洲,人民币结算也越来越受欢迎。
这位消息人士说:“如今,许多非洲客户使用人民币结算,因为当地的美元储备有限。”
近年来,中国在跨境贸易和金融领域推动扩大人民币使用的步伐越来越坚定。
根据中国银行6月份发布的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去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约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编译/胡婧)

这是10月15日拍摄的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入口。(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