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间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900美元/盎司,截至10月29日7时许,现货黄金跌0.22%报3943.248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跌0.77%报3952.3美元/盎司。
10月份以来,现货黄金价格一度高歌猛进,并在10月20日突破4300美元/盎司高点,随后价格出现了回落。10月21日现货黄金盘中跌幅一度达到6.3%,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10月27日,现货黄金自本月初以来首次跌破40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
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金饰克价28日大幅下调。其中,周大福、周大生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1198元/克,较前一日下跌25元/克;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1199元/克,较前一日下跌24元/克。
未来会是什么走势?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向记者表示,此轮金价大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
从地缘因素看,主要经济体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全球避险需求回落,投资者转向风险资产,导致金价承压。
同时,技术性卖盘增加,金价在美联储上次降息后从3600美元/盎司左右快速上涨至接近4400美元/盎司,积累大量获利盘,贸易局势缓和后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引发技术性抛售。
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已被市场充分消化,金价快速上涨已透支相关利好,未来降息节奏和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对黄金的态度。
王有鑫指出,4000美元关口是重要心理关口和技术支撑位,跌破关键点位或引发程序化抛售交易,加剧跌势。“同时,也表明市场对黄金短期走势的看法趋于谨慎,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和后续投资决策。”
记者注意到,此轮金价下跌引发投资者担忧,金价是否会重现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的“最长熊市”。
王有鑫认为,尽管短期内金价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多重因素都在削弱黄金的避险吸引力,但眼下情况与当时不同。
“当时全球经济环境、货币政策等与现在有很大差异。目前美元长期走弱可能性较大,全球流动性将进一步宽松,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地缘政治风险、通胀预期等因素仍在,所以黄金不太可能重现当年的长期跌势。在短期压力集中释放之后,有望盘整企稳。”他说。
部分机构调整未来预期
持续的回调也让部分机构调整了未来预期,有机构对金价后续趋势持悲观态度。据财联社报道,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师日前表示,近期的下跌是下行趋势的开始,金价今年的大部分涨幅可能会被抹去。
也有多家机构承认短期存回调风险,但不改黄金长期上涨逻辑。华泰证券10月24日发布的研报指出,10月21日晚国际金价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5.3%,背后核心原因是多要素推动避险情绪大幅回落。但全球秩序重构期,黄金仍是最合适的避险资产。华泰认为短期下跌不影响黄金长期逻辑,回调反而提供加仓机会,企稳后建议重新关注。金价仍处长期上行区间,多数黄金公司2026年仍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当前估值水平已逐渐具有增配价值,建议逢低买入。
国际投行方面,渣打银行把2026年黄金均价上调16%至4488美元,认为亚洲零售与投资需求将抵消美元走强的拖累。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发布的快评中维持黄金价格“12个月上看4000美元”的判断。汇丰银行也认为黄金的上涨动能有望持续至2026年,其背后动力包括各国央行的强劲购金、美国持续的财政担忧以及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目标价为5000美元。
来源:中新网、界面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期编辑:孙琪